今年以来,礼泉县坚持项目为王、争资为先、资金为要为目标导向,以科学构建考核指标体系、优化完善考核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考核结果运用为抓手,持续抓好争项目争资金的基础工作,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突出重点,科学构建考核指标体系。制定《礼泉县争项目争资金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明确考核范围与考核任务,依据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对各部门近三年到位的上级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年均测算,按照项目单位争取资金难易程度,将责任单位范围划分为重点投向领域单位、一般投向领域单位、关联投向领域单位和镇(街道)四类;并将国家和省市争取的用于全县经济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以及其他专项用途的各类资金细化为6大类目标任务。
加强管理,优化完善考核工作机制。由县发改局、县财政局组织实施,各责任部门于每季度末月20日前,向县发改局报送争项目争资金等相关印证资料,县发改局对各单位报送的资料进行汇总后,由县财政局审核资金到位情况,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按审核情况提出考核奖励意见,每季度按考核程序报县考委会审定,并兑现奖励,年终考核评分结果送县考核办;县考核办依据每季度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审核后项目、资金情况进行晾晒比评,近期县考核办将《礼泉县2024年第一季度镇(街道)、县级部门重点目标任务“绿蓝黄”晾晒榜》进行全县通报,并督导检查项目滞后部门,了解工作落实情况,查找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加快工作推进。
强化奖惩,严格落实考核结果运用。坚持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严格对照各责任部门争取资金、争取项目进度情况,对全年排名第一,并无“一票否决”事项的单位,直接评为优秀等次,在干部提拔任用、职级晋升中予以倾斜;对全年排名前三的部门,在年终目标责任考核中分别加0.5分、0.3分、0.1分;对全年排名后三名的单位,在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分别减0.1分、0.3分、0.5分;对全年争项目争资金为零进展的单位,年度考核不得评为良好及以上等次,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不得评为称职(合格)以上等次,单位主要负责人向县委、县政府作深刻检讨;连续两年零进展的单位,主要负责人予以免职调整。
(供稿:礼泉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