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城固县:支部嵌入产业链 党建引领促发展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05-22 17:13 作者:郭鹏

近年来,城固县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聚焦县域农业产业发展,先后建立茶产业链、稻渔产业链、中药材产业链党组织,赋能产业链各环节,实现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向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持久力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建强组织保障。

一、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促进党组织与产业链发展、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深度融合。一是创新组织设置。科学分析研判全县产业布局、发展规模、产加销研链条、经营主体、党员构成情况,采用村企联建、村社共建等多种形式,构建“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协会)+产业+农户”平台载体。在保留党员原组织关系的基础上,从产业链上企业、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等选配党员组成党委(总支)班子,按照“一方隶属、参加多重组织生活”的原则,统筹协调产业发展各项事业。二是夯实职能职责。县级产业链党委(总支)负责统筹整合人才、资金、项目等力量,协调解决资金、征地、人才、技术、矛盾纠纷等各类问题。在产业链党委(总支)下组建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等领域的党支部,负责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教育管理党员、组织和联系群众等工作。在产业基地组建若干服务党小组,具体承接和负责全县茶、稻渔、中药草产业链上的各项帮扶工作。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创建“产业链党员示范岗”、“党员红旗手示范基地”,划分党员责任区,发挥产业链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积极为经营主体提供生产规划、项目申报、融资贷款等服务。构建“农户流转土地收租金、入社入企挣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经营主体赚资金、加工流通交税金,集体积累公积金”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分散农户组织起来、分散的产业连接起来,实现党组织政治引领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化。

二、聚合资源要素,推动产业升级。推动组织、干部、人才等党建要素向产业链一线聚焦聚力,把县域各类可用资源整合,将服务措施、发展项目打包,以党建赋能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高起点谋划产业发展。茶产业链党总支聚焦茶旅融合示范区定位,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到山花茶业和二里镇指导调研并做系统谋划,对13.4万亩投产茶园升级改造,打造精品茶旅路线,茶旅收入突破1000万元。稻渔产业链党委打造龙头镇稻渔特色小镇,培育出“鸭田米”、“渔田米”、“稻田蟹”、“稻田虾”等一批农业特色品牌,年综合产值破亿。二是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茶产业链党总支全面整合县内13.4万亩茶园、51户生产加工企业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先后开发出栀子花茶、荷叶茶等品类,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茶书吧、茶书屋等休闲场所,山花生态示范园荣获省、市首批生态示范茶园称号。稻渔产业链党委聚焦产业现代化、数字化,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智能化水稻育秧中心和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配备自动化育秧流水生产线、插秧机、无人机等装备,在汉中市率先建成数字稻渔示范基地3500亩。投资500余万元修建稻渔基地产业路、产业渠,实现稻渔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出台稻渔综合种养奖励扶持和贷款贴息奖补办法,有效解决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深层次开展人才培养。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与陕西省水产研究与技术推广总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对接,成立渔业专家工作站和专家服务团,探索推广“示范园区(企业)+技术专家+核心示范户+辐射带动户”模式,培育了一批既懂渔又懂稻的土专家。通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培育粮油高产栽培技术专业高素质农民150人,培育认定职业农民1462人,把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新型“三农”人才聚在产业链上,积蓄产业发展新动能。

三、坚持补短强弱,破解增收难题。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从实处着手、从难处助力,针对产业供应链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精准施策,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实现“党建促产业,产业带民富”的良好局面。一是延链补链促增收。针对夏秋茶外贸订单数量大、标准高、小茶企难以承接问题,茶产业链党总支召开座谈会分解外贸茶叶订单,要求各茶叶企业按照县茶业协会统一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加工生产和包装销售,全年生产外贸茶200吨,销售额达400多万元,打通了小型茶企与外贸承接的桥梁。稻渔产业链党委组织开展稻米加工企业联合攻关,开发“汉龙贡”高档“渔田米”品牌,市场供不应求,稻米收购价高出市场价25%,实现水稻种植增收700多万元。二是技术赋能促增收。针对产业专业人才少、技术服务难的问题,成立了产业服务党小组6个,以专业技术人员、党员专家、合作社负责人、“土专家”等为骨干,建立“稻渔种养智囊团”,包镇联村开展技术培训20余场,指导新建稻渔基地5000多亩,有效地解决了稻渔产业技术服务难题。三是联结机制促增收。建立“租金+股金+薪金”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户通过土地流转不仅可享受每亩700元—750元的租金,还可将本金入股,享受不少于投资10%的股金分红,同时可在生产基地务工取酬;推行“企业(合作社)+村级合作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资产盘活、土地入股、股权认购、股权转让、订单收购等形式,紧密联结农户和经营主体。目前全县36个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参与稻渔产业发展,累计实现盈利400万元,89个村集体参与茶产业生产,近3年实现盈利1260万元。

供稿:城固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