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功县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持续围绕培育乡土人才、乡村农文旅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全力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绘制产业蓝图引领经济新增长。坚持农业、产业两手抓,实施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推广“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放大“348”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效应。36个村实现年收益10万元以上,累计带动群众增收320万元。突出电商优势,建起特色农产品信息数据库,形成了电商代销为主、村淘直销为辅、自产自销补充的三级营销体系。通过对武功镇特色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休闲度假庄园、农业风情小镇、民俗演绎小镇、千年古会小镇,实施四位一体的旅游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经济富农家。截至目前,已举办油菜花海旅游节8届、后稷文化节暨河滩古会7届。
育好领航员打造人才大舞台。为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力作用,累计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60余期、受训人员8000余人次。申报启动“陕西省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170名省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对全县230名种子教师进行为期三年的结对帮带,开展技能培训,充分提高基层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围绕种养殖、电商、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技术需求,选派对口优秀专家110余名,组成“专家服务团”,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健康义诊、支教支农等活动,充分发挥专家人才智力引领带动作用。
环境高颜值提升农民幸福值。紧扣“环境优美”目标,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行“一月一观摩、一月一评比”活动,激发全县各级抓环境整治的积极主动性。依托“美丽庭院”和“文明户”评比,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推行一村一策,探索形成了“县镇村联动”“点线面结合”的整治模式,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稳固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水电路气讯建设,实施农村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老大难”问题,努力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全县通村公路、村庄保洁和生活垃圾有效治理覆盖率达到100%,3个村被命名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供稿:武功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