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原县嵯峨镇屈家村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扛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持续在强队伍、提品质、兴产业、抓旅游上下功夫,创新举措,夯实责任,奋力描绘出乡村振兴好“村光”。
夯实人才队伍,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振兴。屈家村坚持优化村级班子结构,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去年六月份经过多方考察,从村级后备干部中推选一名能力突出的90后年轻同志进入到村两委班子,切实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积极培养吸收政治素质强、文化水平高的年轻人到党员队伍中来,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去年以来共发展2名党员。充分挖掘本村“土专家”“土秀才”,鼓励乡土人才“破土成才”,目前全村已有家庭农场7个,致富带头人4人,定期通过学习强国、远程教育及现场培训等形式加强人才培育,助力人才队伍“提档升级”,带动村民共同发展。探索打造屈家村“荣誉村民”制度,允许归乡或引进人才继承和租赁农村房屋,引导其参与乡村治理与产业发展,有效发挥新乡贤在产业帮带、反哺桑梓上的积极作用。
聚焦品质提升,提升群众生活“舒适度”。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提升村庄基础设施水平,实施实施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线路优化“四化”工程,打造舒适、整洁的宜居环境,让村民推窗见绿、抬头见景的愿景成为现实。针对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与水利部门及时沟通协调,投资68.5万元实施3000米人饮管网改造项目。拓宽南新街主干道930米,铺设路沿石1860米,建设围护墙及花墙560米,栽绿补绿2400余株,安装太阳能路灯25盏,修建650米排水工程,实施650米排水工程,连接入户排水管道21处。扎实开展村庄“三堆六乱”整治,组织村内公益岗人员、保洁人员常态化整治村内主干道环境卫生,鼓励村民自觉维护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强化村民环境卫生意识,鼓励村民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宜居环境的守护者。
做牢产业优化,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村两委立足村内实际,盘活用好土地、产业、人才资源,不断拓宽富民增收新路子,逐渐形成笼养鸡、生猪、羊养殖、花椒栽植和苗木花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投资60万元建设屈家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130kw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年均可发电17.8 万度左右,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元。明确大力发展蛋鸡养殖的发展思路,投资280万元建设嵯峨镇蛋鸡标准化养殖场项目,全村蛋鸡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不断提升,并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养鸡产业,目前全村蛋鸡存栏达17万羽,6万羽蛋鸡养殖项目已破土动工。考虑到村内人均耕地面积少,鼓励群众利用山地、坡地发展规模化花椒种植,目前全村栽植花椒已达2400亩,每年收入可达500余万元。流转村内闲置土地发展苗木花卉种植,投资50万元培育形成苗木基地8处,栽植以中槐、红叶李、石楠为主的苗木花卉面积1100亩,解决村内剩余劳动力上百人。
整合旅游文化,挖掘农旅融合“新风情”。依托屈家村自身禀赋,深挖地域民俗文化和生态开发利用,在农旅方面深度融合上下功夫,打造差异化旅游体验,构建出和美乡村、文化底蕴与乡村旅游相融合的农旅品牌形象。深挖500年古村老槐树的文化历史,全力做好老槐树保护工作,修建法制宣传广场,吸引游客祈福祝祷,为游客留住乡愁记忆。在进村主干道旁建设一座80米的红色蝉意长廊,点缀蝉意蝉趣、民俗传说、风车风铃、英雄事迹等,吸引过往游客驻足打卡。综合考虑嵯峨骑行热及道路适合骑行的因素,规划建设自行车摩托车旅行驿站,科学设计了骑行路线,安装充电桩,为摩友提供休憩场所和过路补给。打造农耕文化广场,沿主街安装二十四节气石牌,展示传统农具,宣传农耕文化,并为南新街村民规划房前田块,鼓励群众在家门口种植蔬菜,增加游客浓郁的乡村耕种体验。
(供稿:三原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