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洛南县古城镇:党建引领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04-03 09:57 作者:杨斌 张燕 罗莹

近年来,洛南县古城镇紧盯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目标和县委、县政府农产品主产县功能定位,围绕打造特色农业强镇、商贸重镇和农旅融合小镇,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红色引擎作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力推动古城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结合优势、明确定位,因地制宜促发展。结合镇情实际、系统分析优势、横向纵向比较,构建“12113”产业发展思路,“1”即将特色农业产业作为首位产业;“2”即将中药材、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第二个“1”即将果蔬产业作为特色产业;第三个“1”即打造集镇经济文化商贸中心;“3”即打造街西片农旅融合区、街东片产业转型区、寺坡片现代农业区。一是做优特色产业。全镇现有各类设施大棚606个,宁农瓜果、宁归来等果蔬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横溪小西瓜、小白黄瓜、五彩圣女果、贝贝南瓜等蔬果产品热销,年产值1.5亿元,在姜村流转土地200亩,新建设施大棚180个,持续发展庭院经济,群众房前屋后种植贝贝南瓜,“菜篮子”正成为群众增收的“钱袋子”。二是做强优势产业。益泰泽福牧业养殖肉牛300多头,带动群众发展牛羊猪等畜禽养殖,卫岗乳业一期项目建成后可饲养奶牛3000头,配套种植饲草4000亩,带动古城畜牧产业向现代化转型;以打造中药材万亩镇为目标,抓好蟒岭沿线和页山河流域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放大集镇38家药商优势,实现年交易额4亿元以上。三是做精农旅融合。擦亮全省“特色气候小镇”金字招牌,挖掘页山古柏、千年核桃王等旅游资源,积极推动卫岗乳业观光旅游、宁农瓜果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壮大沃丰药业康养企业规模,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注重统筹、示范引领,强基固本聚合力。持续提升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将党组织和党员充实在产业发展一线,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带动、凝心聚力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依托桃悠谷、卫岗乳业项目成立街西片农旅融合产业党小组,依托页山古柏和中药材交易市场成立街东片产业转型党小组,依托宁农瓜果菜产业园和雄风农机具合作社成立寺坡片现代农业产业党小组,将党组织建在全镇各片区产业链上。二是把党员凝聚在产业链上。坚持把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村党组织动员党员在特色产业发展各环节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中来,达到了“党员看干部,群众看党员”的示范效果。三是将队伍强在产业链上。以产业链为核心,由各包片领导担任产业党小组组长,村级党支部书记和其他党员干部为成员,明确组织架构、责任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会商调度、规划引领、技术培训、示范创建、拉练比拼等方式,以“小支部”变“联合体”,走出党建引领“新路子”。

内育外引、夯实基础,建强队伍谋发展。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持续加强乡村振兴专业人才、村党组织书记、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一是配强“生力军”。坚持重大资金、重点项目、重要人才向重点领域汇集,选派12名青年干部到村包抓,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吃劲岗位锻炼,从专业合作社骨干、农村致富能人等群体筛选出有一定影响力、带头作用明显、有行业特长的人才,让人才资源成为提升产业生力军。二是育强“领头雁”。紧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题,锚定各村产业发展方向,党支部书记当先锋、做示范,深入实施“五雁工程”,发挥宁农瓜果李江洪、雄风农机具何超等土专家示范效应,引导更多青年回乡创业,形成“雁阵效应”,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核心,持续抓好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工作。三是培强“排头兵”。全面开展村“两委”干部学历能力“双提升”行动,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化等重点精准谋划人才需求,建立了农科所、高等院校人才支持制度,邀请农技专家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全年完成1500人次培训,帮助各特色产业经营主体开展科技推广、技术推升、品牌打造。

(供稿:洛南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