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潼关县公安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三个三”抓实抓细基层党建工作,激发党建工作活力,为新时代潼关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注入新动力、厚植新优势。
抓牢“三个环节”,强化党建引领增“动力”。突出“公安姓党”这一根本政治属性,始终把党建工作抓在平时、用在战时。一是突出思想引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健全完善“一周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一月一金城警营讲堂”和“一月一警营夜校”等学习机制,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重要批示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学习,教育引导全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突出红色引领。坚持以“党建+红色”为抓手,充分运用杨震廉政教育基地、善车口革命纪念地、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公园等本地红色教育资源,分批次组织党员民警开展沉浸式、互动式教学,升华民警思想认识,让红色教育“活”起来。三是突出典型引领。把典型选树作为“让旗帜飘起来、让堡垒强起来”的重要抓手,大力宣传张宝富同志“向我看齐”的战斗精神,定期开展张宝富事迹展播、专题报告、座谈交流等活动,同时及时发现、深入挖掘工作中涌现出的新榜样,先后选树先进典型10余人,大力营造致敬先进、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健全“三大体系”,压实党建责任聚“合力”。把抓党建带队建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完善体系建设,有效整合力量、发挥效能。一是健全“党建+责任”制度体系。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党委、党支部两级书记抓党建履职责任清单,制定完善《党建工作要点》《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书记抓党建履职“六个一”清单》等制度机制5项,切实清晰职责、明确分工、推进工作。二是健全“党建+队建”促进体系。坚持党建引领队伍建设,将青年民警成长培育“青蓝工程”确定为“书记项目”来抓,搭建青年民警成长思想教育、能力提升、实战锻炼和激励关怀四大平台,全方位助力青年民警快速成才,先后有5名民警荣获市级荣誉,11名新警荣获县级荣誉。三是健全“党建+战时”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带动、凝心聚力作用,聚焦重大安保、重大案件、专项行动等重点任务,以“党旗红”引领“公安蓝”,通过成立临时党支部、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示范岗等形式,将党旗牢牢插在第一线、将榜样真正树立在最前沿,切实打造坚强有力、担当作为、履职高效的战斗堡垒。
打造“三大品牌”,创新实践载体激“活力”。积极探索党建新亮点,切实把党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提高组织建设能力。一是打造亮点品牌。创新推出“365”党建工作法,持续深耕“5+X”主题党日、党员星级管理等制度,聚焦“一所队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党建工作示范点”、“四强党支部”争创活动,先后打造出“金城利剑”“党旗飘扬 畅安潼关”“岳渎相望 平安守护”等一批党建亮点。二是打造文化品牌。坚持文化育警,让公安文化建设成为渗透思想、凝聚警心的重要途径。先后建成初心长廊、红旗书屋、警营书苑、健康小屋、清风亭等一批党建活动阵地,举办“平语近人”读书分享会、“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年轻干部谈体会”主题征文、“红色朗读者”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组建“锦衣卫”足球队、篮球队、羽毛球队,切实把党建的“文化力”转化为公安工作的“发展力”,推动民警在潜移默化中增长才干。三是打造服务品牌。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度推动警网融合,将全县122个网格和28名社区民警、72名网格民警挂钩捆绑、划片到人,组建以“社区民警+网格员+志愿者”为主体的巡防小组,协调矛盾纠纷调处、创文创卫及平安建设等事项,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积极打造“品牌型”公安窗口,提供“出诊式”服务、“无证通办”、“一窗通办”、预约、错时、延时等多项便民服务,最大限度让群众少跑路。
(潼关县公安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