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陈仓区坚持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大政治任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四强四力”激发主体活力,创新发展路径,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育强“领头雁”,增强乡村振兴引领力。扎实开展村级带头人队伍和后备力量“五雁工程”,举办镇街、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高素质农民培训班15期,赴外省市观摩学习,解放思想、充电赋能、提升能力。实施村党组织书记项目184个、第一书记项目75个,激励比拼争先、干事创业。举办组织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擂台赛”6期、观摩交流活动4次,136名镇村干部登台晒实绩、拼干劲、比作风、促发展。扎实开展第一书记联盟“八大”系列活动,通过开展百名电商人才培训、“来宝鸡·看陈仓”产业品牌展播等活动,促进西山花椒、苹果等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搭建了增收新平台、拓宽了致富新渠道。
筑强“桥头堡”,增强乡村振兴战斗力。将“四美”红旗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精心制定5年创建规划,积极发挥第一批全市20个“四美”红旗村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带动全区创建工作走深走实。慕仪镇齐东村突出“一强四美”,坚持项目带动,投资300多万元建成党员教育“五色”管理政治生活馆、农商综合体和体育运动健身综合区等,以实干实绩夺标“四美”红旗村。县功镇翟家坡村先后建成民间社火展览馆、社火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和百亩荷塘等,形成“看社火文化、品农家美食、观田园风光”的美丽画卷。新街镇东沟门村突出党建领航“三色”赋能,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引进西塘苗圃公司、丰顺泽农牧公司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通过活动的开展,全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形成了“见第一就争、见奖杯就夺、见红旗就扛、见红榜就上”的生动局面。
建强“先锋营”,增强乡村振兴内驱力。坚持把党的组织优势融入产业发展中,紧扣“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三条链”,构建城郊设施蔬菜、东塬畜禽养殖、西山生态种养殖等优势产业集群,在产业带上成立产业党支部13个,引导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致富带头人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585家,建立“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吸纳就业等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创新“党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大模式,建成集体经济项目73个,发展10个万亩椒果示范园,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扶持绿丰源、英子菌业等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拓宽联村抱团发展、村企合作共赢的多元化发展路径,去年157个村集体经济收益全部突破10万元。
锻强“生力军”,增强乡村振兴原动力。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引进90余名紧缺型人才,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组建18个干部人才合力小组,聚焦基层需求,以教育、卫生、农业三大领域为重点,开展“专家人才下基层”活动23期,30名专家人才深入基层学校医院、田间地头举办专题讲座、大型义诊、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36场次,服务群众1600余人次。着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吸纳乡土人才2300人,制定《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首批认定命名乡村工匠20名。建立3个选调生助力乡村振兴合力小组,有效释放选调生工作动能。香泉镇王家庄村选调生合力小组5名干部通过实地走访群众,调研市场需求,成功将“古法松花蛋加工”项目引到王家庄村,激励年轻干部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建功立业。
供稿:陈仓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