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渠岸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立足镇域资源禀赋,聚焦大棚产业优势,高点定位布局,在机遇中求突变,在项目中求发展,在实施中求变革,综合推进设施多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聚合项目资源,延伸产业链条,促进集群发展,推动了大棚特色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做优,渠岸在产业振兴征程上迅速裂变成长。
盘活现有资源,布局产业集群。依托设施大棚资源优势,投资1.2亿元,建成新型节能日光温室大棚210座、占地10000平方米智能温室大棚2座,及时跟进分拣中心、冷库、农产品质量检测、销售体系建设,聚集资源要素,实现多态融合,由短链发展向长链转变,由低端供给向中高端供给转变,产业发展蓄势突破。全镇设施大棚600余座,初步形成以大村王村、大吉村为核心,辐射带动惠家村、渠岸村的富硒蔬菜多态融合产业集群发展带,有力促进了三产融合发展。
聚焦特色产业,赋能增效增收。联合县农业局科技中心在惠家村建成三原县粮食生产科技示范基地110亩,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资源,开展小麦节水型新品种筛选试验、小麦品种优化栽培技术集成试验等工作。打造吨粮田生产示范基地4000亩,富硒小麦、玉米生产示范基地2个,有机产品认证企业12个,配合县农业局建成高标准农田2600亩,不断引导全镇农户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2.7万亩耕地红线。
放活集体源头,增加经济收入。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合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工作,整合、盘活闲置土地,力争至少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申请投资290万元,为名林村、大村王村、大吉村、渠岸村建设蔬菜大棚,通过“村集体+国企+电子商务”的合作发展模式,将蔬菜大棚出租给有种植管理经验的陕西丰鑫登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每年给四村分红达25万元,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后续力量,切实推动集体经济“空壳村”动态清零、薄弱村提高效益、示范村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