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澄城县紧扣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坚持区域统筹、系统谋划、条块结合、全域推进,着力构建“一核引领、多元共治、精准赋能、精细服务”的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为基层治理聚力赋能。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治理根基。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有效聚合资源,紧扣“共建共治、共享共管”功能定位,将城区以网格划分,实现“全域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全县157个村、18个社区共设置1452个一级网格,3200个二级网格,1142个三级网格,561个专属网格。选优配强网格支部,组建468个一级网格党支部,861个二级网格党小组,2040个党员中心户。积极推行“一长两员”的微网格治理模式,A岗负责网格日常工作,B岗吸纳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干部、各类志愿者组建应急预备队,开启全链条网格化管理模式,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机制,按照资源共享、双向开放的原则,打造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有中心,小区有驿站的纵向贯通到底、横向有机联结的四级党群服务矩阵。按照“主动自愿”原则,组建包括“两代表一委员”、党员志愿者、物业企业等在内的“红色解忧团”队伍,在“红色议事厅”根据其所专所长,宣传和发动社区居民自觉自愿地沟通情况、反映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面对面交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近距离接待群众、倾听民声、汇聚民意。设置包含民情收集、红邻会客、党群议事、党群活动等为一体的“红帆驿站”网格党群服务驿站,切实把党的工作延伸到居民服务的每个“神经末梢”。
抓实党员管理,推动治理有效。常态化开展“一核多元进网格 同心‘三办’促治理”活动,积极推行“自助智慧服务”“错时延时服务”“四点半课堂”“十五分钟生活圈”“社区法律援助”“社会组织服务”“红心暖民心”“爱心代办帮扶”等个性化、精细化、多样化服务措施。社区骨干党员采取“引领式服务”,积极传达上级政策,引领各项工作;离退休党员采取“余热式服务”,发挥阅历深、见识广的优势,力所能及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等各项工作;居民党员采取“设岗式服务”,认领文体活动岗、信息宣传岗、卫生管理岗等服务岗位,以多元服务的形式共为群众办小事、办好事、办实事7000余件,推动社区治理和居民服务从“单打独斗”变为“多元参与”。
供稿:澄城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