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泾阳县委编办全面贯彻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政策规定,积极探索“四个一”运行模式,严控机构编制、遏制人员增长、激发队伍活力,不断提升实名制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互联互通,一盘棋布局。建立信息数据联动机制,将机构编制实名制与机关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互联互通,依据机构设立、变更、注销等事项审批,同步更新实名制信息数据;与机构职能调整互联互通,积极推进各领域改革,严格“三定”规定,录入完善主要职责、领导职数、人员编制等基础数据;与人员进出调动互联互通,以编制实名制数据为基础,严格上下编审批,及时调整人员信息,确保编制手册和实名制系统协同一致。
实时维护,一张网管理。坚持把数据维护更新作为实名制系统管理的关键,对照各单位机构、编制、人员等实际情况,结合日常业务开展,实时更新完善系统内信息数据,确保数据时效性。加强与组织、人社部门联系对接,实行“月梳理、季校验、年分析”制度,扎实开展信息核查、定期校对线上线下工作台账,确保数据一致性。对上级编制部门未审核通过,在系统内退回的数据及时沟通对接,核实处理,确保数据准确性。
协同联动,一股绳发力。积极推行实名制管理专岗专责、专人专网,加强基层单位业务人员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做到上下贯通、协同顺畅。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主动跟进指导实名制管理工作,督促各单位按要求办理机构职能和编制人员变动事项,对逾期不能办理更新的及时提醒,责令限期整改。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实名制保密规定,与编办全体人员,特别是系统管理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强化保密管理,确保数据安全。
资源共享,一体化应用。依托实名制信息系统,强化数据分析应用,精准制定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等用编计划,确保人员增长控制在合理范围、紧缺专业人才得到足额配备。加强编制使用和实有人员统计分析,加快人员编制平衡流动、专岗趋同流动、组织关爱流动,激发工作活力。充分发挥实名制系统预警功能,强化动态监测,杜绝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干部现象,为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供稿:泾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