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潼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01-30 10:45

近年来,潼关县以主题教育、“三个年”活动为主线,聚焦守底线、固成果、抓发展、促振兴、提质效工作,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赛道上奔跑出勇毅前行的豪迈身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靶向施策谋脱贫。创新建立“123+N”防返贫工作法,组建县、镇、村、组595人的四级网格化监测预警队伍,做到对风险对象“周排查、月研判、半年集中排查”,实现了所有农户全方位监测。全县以117户343人为监测对象,落实了229条针对性帮扶措施,消除风险42户121人。通过一年的努力,实现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7502元,增幅达到15.7%。

紧盯关键固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总体要求,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稳定,开展为群众办实事“五结合五排查五化解”常态化遍访、“月排查月督导月提升”固成果促振兴活动,全县103个包村部门对27个行政村(社区)2.7万余户农户,围绕预防返贫监测、产业就业、“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10项内容每月开展入户走访,今年以来共发现解决问题802件,切实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年共进行了14次督帮督导,下发了3期督查通报,并印发了20期工作简报。同时,利用省级督帮和第三方评估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机会,开展了八大行动。这些行动旨在巩固有效衔接提质增效,对10批次106个问题进行了全部销号清零,有效消除了风险隐患。

凝心聚力抓发展。在项目建设方面,共实施各类项目134个,涵盖种植养殖、冷库、厂房加工、产业发展类项目58个,用于产业发展资金占比超过60%以上。在金融帮扶方面,新增小额贴息贷款286户1370万元,带动全县脱贫户发展产业增收260余万元。在消费帮扶方面,依托苏陕协作、定点帮扶、“832”平台,全年累计销售额达1.41亿元。在光伏扶贫方面,设置公益岗位84个,发放工资32.45万元。

攻坚克难促振兴。按照“优中选优”“选硬人、硬选人”的原则,向16个“五类村(社区)”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48名,12个“非五类”村(社区)明确12个牵头单位分管领导为包村帮扶联络员,派出以镇(街道)副科级领导为队长的帮扶工作队,全面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以强带弱,释放头雁领航“新动力”,带动共富,蹚出强村富民“新路子”。先后开展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培训8次2600余人次,实现行业部门“一把手”、镇党委书记及分管领导、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班子成员培训全覆盖。依托全县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3家家庭农场,带动农户8300余户,实现增收40余万元。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方面,把软籽石榴作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优化提升软籽石榴五千亩,在西安召开潼关软籽石榴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发布会,让软籽石榴成为潼关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闪亮名片。

只争朝夕提质效。成功入选首批全国63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渭南市“千万工程”书记谈系列节目首期走进我县,潼关软籽石榴产业入选2023年全国乡村振兴案例;县乡村振兴局荣获渭南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宣传工作、财政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先进单位,同时荣获全市驻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寻乡贤、育乡贤——渭南潼关县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渭南市潼关县“一县一业”》在陕西新闻广播《乡村振兴谱新篇》栏目宣传推广。

供稿:潼关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