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宝塔区蟠龙镇党委以“三个年”活动为统揽,聚焦基层党建、项目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重点,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紧盯党的建设这一根本,夯基础、提质效。对标对表目标任务,认真谋划组织实施,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向辖区党员发放学习书目、扎实开展理论学习、集中进行交流研讨、邀请专家授课讲学、走进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等方式,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开展“五基四化、提标增效”活动,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开展学习贯彻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村集体经济等内容专题培训,深入整顿贯屯、瓷窑沟2个软弱涣散村,在这2个村建成集学习宣传、协商议事、精准服务、多元共治、活动带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党群服务阵地。从班子队伍建设、管理运行、激励保障、廉洁建设等方面,对36个村“两委”班子进行届中分析研判,进一步提升了村“两委”班子履职能力。实施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教育“两级培育”模式,由1名镇党员干部联系培养2名后备干部,1名村队党员干部联系培养1名后备干部,培育后备干部72名。
紧盯民生保障这一核心,优机制、提服务。按照“标准规范、科学合理、高效顺畅”的原则,对全镇36个村、75个驻镇企事业单位及街道商户进行全面摸排,科学划分了一级网格7个,二级网格36个,专属网格105个,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体系,不断完善信息采集、问题发现、分流交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督促指导等闭环机制,搭建“党在格中引、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基层治理脉络。融合教育、医疗、电力等驻镇企事业单位力量,成立5支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健康体检、法律援助、政策宣讲等活动,服务群众300余人次。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载体,全面开展“三个一”实践活动,为困难或行动不便群众代办各类业务490余件,累计化解群众矛盾纠纷25余起,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紧盯产业发展这一关键,抓质量、提效益。坚定不移发展“一主导两设施(舍饲)”长效产业,加强对主导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建设管理,拓宽销售渠道,切实增加农民收入。2023年共完成老果园改造200亩、更新复壮420亩、幼树规范化管理6700亩、豆菜轮茬8600亩。按照“支部+合作社”模式,管护好核桃坪、老庄大弓棚128座、李家砭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9座,打响叫亮蟠龙葡萄、西瓜、小瓜特色农产品。注重培育养殖专业村、扶持养殖大户,巩固扩大生猪产业规模,打造了老庄、山尧则、纸坊、泉岔河等畜牧养殖“示范村”。目前生猪存栏1.8万头、年出栏7500头。依托子姚快速连接线,做大做强205省道沿线餐饮业和农家乐等新型产业集群,全面打响叫亮“玉皇庙烩菜”餐饮品牌。
紧盯项目建设这一支撑,强推进、促发展。始终将项目建设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蟠龙煤炭铁路专用线、煤矿提质增效、煤矿西翼进、回风井及附属工程3个市级重点项目,正在扎实有序地推进中。陆续完成新民村人居环境改造、张山圪台葡萄防雹网搭建、鲁屯和卧虎湾果树防雹网搭建和新民村老果园改造等项目。紧盯信访举报中反映的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靠前服务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及时化解瓷窑沟煤台重点项目在蟠龙建设过程中的各类矛盾纠纷问题9起,保障项目顺利进行。依托陕北三战三捷纪念馆、蟠龙战役烈士陵园等契机,充分挖掘镇域红色印记,改造提升现有党群服务中心,修建村集体“三产”兼红色培训教育基地,实施沿街面人行道和排水渠改造工程,村上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村集体收入显著增加,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提升。
供稿:宝塔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