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安区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积极鼓励引导全区离退休干部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独特优势,有力推动“银发力量”成为基层治理的温暖底色。
精准谋划
搭建“银龄行动”广阔平台
先后制定《银龄志愿服务启动工作方案》《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方案》,明确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城市社区为阵地,搭建“银龄行动”平台。各街道社区利用服务站、活动室等阵地资源,为“银龄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提供硬件支撑。天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有多功能活动室、便民服务区等区域,成为“银龄群体”日常开展志愿服务的场所;观山社区党委与省纪委监委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第一党小组共建“悦清风”老党员之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银发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打造特色阵地。
多措并举
激发“银龄群体”参与活力
各社区立足老年人特长与意愿组建特色团队,聚焦基层治理、民生服务、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展精准服务,通过多元激励激发“银龄群体”活力,形成“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生动局面。航拓路社区“6070达人营”银龄志愿队、澜林社区第一离退休党支部老党员队伍、居安路第一社区“孺子牛志愿服务队”等队伍活跃在社区一线;东街社区“爱心缝纫驿站”解决居民“缝补难”,退休干部于山虎夫妇创办少儿艺术培训班开展课外辅导与文化传承,精准服务群众;滦镇街道授予银龄志愿者杨东线“巾帼岗位标兵”称号,子午街道退休干部王应战因持续贡献获多项荣誉,激励更多老年人投身基层治理,贡献银发力量。
协同推进
彰显“银龄力量”治理效能
在“银龄群体”的助力下,基层治理实现多维提升,社区环境、矛盾调解等问题得到精准解决,治理更精细高效,航拓路社区退休干部焦华茂用技术专长填补便民服务空白,神州五路社区老兵刘玉峰带领宣讲团传承红色基因并收集民意;文化建设扎实推进,上元郡社区开展多样文化活动提升文明建设,长安老年大学“银龄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居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银龄群体”以贴心服务传递温暖,东街社区“银龄互助”结对帮扶高龄老人,让特殊群体的获得感、归属感更强,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供稿:西安市长安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