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紫阳县:党建织密“幸福网”
网格化治理托起搬迁群众“安居梦”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7-25 10:29 作者:琚长军

初夏时节,紫阳县向阳镇太月社区内,41栋住宅楼错落有致,孩童的嬉闹声与老人的闲谈声交织,展现出一幅和谐图景。这个由8个镇、20个行政村群众组成的搬迁社区,面对初期人口结构复杂、治理基础薄弱的挑战,太月社区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治理新模式,成功推动1330户、4353名搬迁群众实现了从“稳得住”到“融得好”“能致富”的转变。如今,14张精细编织的“小网格”,正稳稳托举起居民的幸福生活。

红色引擎: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力量沉到楼栋里

“刚搬来时,邻里互不相识,楼道垃圾乱堆,矛盾纠纷不断。”居民张大妈的回忆,道出了社区治理初期的困境。为破解“陌生人社会”难题,社区党支部主动作为,以41栋楼为基础科学划分14个网格,并在网格上建立2个党小组,构建起“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专(兼)职网格员——居民”的联动治理链条。

14名专职网格员履职尽责,2个党小组扎根网格末梢,28名党员主动担任兼职网格员,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至每个楼栋。这支红色力量,成为打破邻里隔阂、凝聚人心的“黏合剂”,有效实现了从物理划分到实质治理的跃升。第一网格党小组成员陈春荣主动上门送招聘信息、帮居民报名技能培训的身影,正是14个网格日常工作的缩影。今年以来,党员网格员已累计化解邻里纠纷17起,帮扶32个困难家庭渡过难关,用实际行动加速搬迁群众融入新家园,让“红色引擎”成为驱动社区善治的核心动力。

三网融合:人防物防技防并举,筑牢平安“防护盾”

清晨的巡查、傍晚的安全叮嘱,已成为太月社区居民最安心的“背景音”。社区将网格打造成风险防控的“前哨站”,精心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三网融合的立体化安全体系。

网格员严格落实“日巡查、周走访、月研判”机制,今年以来已排查并整改楼道线路老化、消防通道堆物等安全隐患5处。社区同步加强物防建设,50盏新路灯照亮居民回家路,23台“一键呼叫”设备成为独居老人的紧急联络器,微型消防站配备的38件器材坚持每周实战演练,物理防线日益坚固。

在社区监控室,大屏幕上14个网格的重点区域画面实时呈现。“系统曾监测到独居的刘奶奶两天未出门,我们及时上门发现她身体不适并送医,避免了意外发生。”社区工作者覃红林介绍道,彰显了科技赋能治理的精准高效。人防的温度、物防的坚实、技防的精准,共同构筑起守护平安家园的坚实“防护盾”。

精细服务:精准对接需求,铺就共治共享“幸福路”

“从山里搬来最愁没活干,现在社区工厂开到了楼下,月月能挣3000多!”社区鞋厂工人李大姐的笑容,是民生改善最生动的注脚。依托14个网格设立的“便民服务站”,提供医保代缴、证件办理等10余项代办服务,网格员化身“跑腿员”,今年已为行动不便居民代办事项800余件。

针对社区内2098名适龄劳动力,网格员精准摸排需求,组织开展足浴、电商等实用技能培训。社区积极引进3家社区工厂,开发16个公益性岗位,成功帮助97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750人外出稳定务工。2024年以来,搬迁群众人均增收达5000元。文化融合同样有声有色,舞蹈队、器乐小组常年活跃,11场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拉近了邻里距离,楼栋“文化长廊”生动讲述着脱贫故事和邻里温情,让来自8个镇的居民真正融为“一家人”。

如今,“省级民主法治社区”、“省级妇女儿童之家示范点”等荣誉,见证着太月社区的蜕变与成长。驻社区第一书记方岩延表示:“14个小网格承载着4353人的大民生。我们将持续深化网格治理,朝着‘融得更亲、富得更稳’的目标努力,让社区每一扇窗都映照着幸福的笑脸。”

(供稿:紫阳县向阳镇)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