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韩城“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探索出成效

——新城街道盘河路社区“六联六促”工作法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7-17 16:49 作者:李攀 张娜

今年以来,韩城市新城街道盘河路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社区合伙人”融合发展新路径,通过“六联六促”工作法,打破治理壁垒,凝聚多方力量,推动社区各项工作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让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一是组织联建,促进党群服务“心连心”组织是社区治理的“主心骨”。盘河路社区着力构建“社区党支部——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个楼栋、每户居民,确保政策宣传、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畅通无阻。同时,社区与辖区22个基层党建联合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每季度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共商社区事务,打破“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壁垒。社区党组织牵头联合市住建局、市物业办督促小区物业提升服务水平,专业社工策划志愿服务活动,吸纳共建单位、党员中心户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形成“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的强大合力,让党群服务在紧密联动中实现“心连心”。

二是资源联享,促进协同发展“手牵手”资源共享是协同发展的“助推器”。社区全面整合辖区资源,让“沉睡”的资源变成服务群众的“活资产”。在场地资源上,联动2所学校、4个行政事业单位开放会议室、活动室等,打造“共享课堂”“共享议事厅”;在物资资源上,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整合企业、超市的爱心物资,用于帮扶困难家庭;在人力资源上,梳理报到在职党员、志愿者的技能特长,形成“人才资源库”。积极推行“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清单”三单模式:居民通过网格员走访、微信群提出需求,社区汇总形成“需求清单”;共建单位梳理可提供的资源,形成“资源清单”;社区根据供需匹配情况,制定“服务清单”,推动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手牵手”接单服务,让资源在精准对接中助力协同发展。

队伍联育,促进能力提升“肩并肩”过硬的队伍是社区服务的“生力军”。社区聚焦党员队伍、专业社工队伍、网格员队伍、志愿者队伍四支核心力量,通过联育共进提升服务能力。常态化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党员党性修养,设立“党员示范岗”,引导党员在政策宣传、为民服务中亮身份、作表率;对专业社工队伍,邀请社会工作部专业人士开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志愿服务项目设计等技能培训,提升心理疏导、矛盾调解等专业服务水平;定期组织网格员队伍开展业务培训,围绕日常走访、信息摸排、政策解读等基础工作开展实战演练,让网格员成为“民情收集员、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夯实社区基础信息;培育“1领域+1社工+N志愿者”的志愿者队伍,分类培育专业志愿者队伍(律师、医生、技能培训等)、特色志愿者(红娘、书法、舞蹈爱好者等)、普通志愿者,通过“老带新”“技能互教”,让不同类型志愿者在服务中“肩并肩”成长,形成“人人能服务、服务有能力”的队伍体系。

活动联办,促进服务惠民“点对点”丰富的活动是服务惠民的“载体”。社区坚持“活动联办、精准惠民”,让服务直达群众心坎里。围绕“我们的节日”,联合学校、企事业单位、志愿者开展端午包粽、中秋赏月、重阳敬老等传统活动,邀请居民共庆佳节,传承文化根脉,全年覆盖居民8000余人次。同时,推动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由社区牵头,社工负责策划,志愿者团队具体执行,针对辖区患病、独居等不同类型老人,开展“五环港湾·社区长者幸福计划”为老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定期开展健康义诊、用药指导、上门关爱、代购代办等;针对辖区青少年,开展“假期课堂”项目,组织教师、大学生志愿者开设学业辅导、兴趣拓展、安全教育、红色故事等课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开展“启能计划”项目,通过开设剪辑技能提升、家政培训、非遗手工培训、银龄数字课堂等技能课程,确保每个项目都瞄准居民“急难愁盼”,实现服务“点对点”精准惠民。

事务联商,促进问题解决“面对面”事务联商是化解矛盾的“金钥匙”。社区建立“分类理事——集中说事——合力办事”闭环机制,让问题在面对面协商中高效解决。“分类理事”环节,通过网格员走访、微信群收集、居民反馈等渠道收集社情民意,由社区工作人员分类梳理,对路灯损坏、垃圾清运等简单事、常规事,即时派单给物业或网格员处理,确保“小事不出楼栋”;对小区停车难、加装充电桩等较难、较重大的问题,纳入集中说事范围。“集中说事”环节,每周五在社区“会客厅”召开议事会,组织共建单位代表、第三方公司、社会组织代表、社区党员、群众等“面对面”讨论,今年以来已召开议事会20余场,梳理解决问题25个。“合力办事”环节,对讨论决议的事项,结合相关单位职能,上报街道办事处协助解决或直接反馈给相关单位落实,社区全程跟踪督办,确保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机制联创,促进治理效能“实打实”健全的机制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压舱石”。社区常态化坚持三项核心机制,让治理工作有章可循、落地见效。在网格走访方面,推行网格精细化服务管理机制,信息动态管理,以“每日走访+每周汇总”为基础,建立“一户一档”动态数据库,精准记录并实时更新辖区居民家庭结构、特殊需求等信息,为社区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在志愿服务方面,推行积分兑换机制,志愿者参与服务可累积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生活服务、健康体检套餐等,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目前已有300余名志愿者通过积分兑换获得实惠。在协商议事方面,建立问效评事机制,所有议事结果、办理进度通过公告栏、微信群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办理结果群众满意率低于80%的,责成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再议再办,今年已推动6项事项通过二次协商达成满意结果。

新城街道盘河路社区“六联六促”工作法,以联动为纽带、以实效为目标,而“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正是这一工作法落地见效的重要支撑。专业社工让服务有“章法”,志愿者让温暖有“分量”,两者相辅相成,让“六联六促”既有专业精度,又有民生温度,共同推动社区治理从“协同作战”迈向“共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区注入了持久动力。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