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市城关街道紧扣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坚持“强本固基、多元共治、改善民生”三向发力,有效激发了基层治理的“高效能”。
筑牢“红色堡垒”,夯实治理根基。一是织密网格体系。构建“街道——社区——网格”三级体系,制作网格公示牌43个,188名党员干部在网格内“亮身份、亮职责”;建立重点户必访、困难户必访、特殊人群必访“一日双巡、三必访”工作机制,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琐事、烦心事”。二是延伸服务触角。在开元广场、新区广场等城区人员密集处建设党群服务站8个,设置便民服务、社情民意、公示公告、图书阅览等功能区,实行“晚间四小时”延时服务,为党员群众、户外工作者提供充电、文体器材、应急物品、说事议事等30多项服务,累计服务居民6.5万人次。三是培育“雁阵”队伍。对新招录的20名社区专职工作者采取专题讲座、政策解读、案例分享、经验交流等形式开展培训,明确“一对一”帮带导师,让他们快速转变角色、融入社区。四是深化村社联建互帮。通过组织联建、资源共享、党员互动、工作互助等方式开展元宵节社火展演、清明节文明祭祀倡新风等“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流动人口信息摸排登记等工作,提高治理效能。
激活“红色细胞”,凝聚治理力量。一是党建联建聚合力。推动社区党支部与4个物业公司成立党建联盟,与驻社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107份,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党员、志愿者按照楼栋分点包片联系居民,按照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支部)接单、活动评单“四单”模式,开展法律政策咨询、环境卫生整治、消防应急演练等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建强队伍汇群力。成立“百姓参政团”19个、聘请小巷管家20名,建立“提——议——办——评”工作流程,累计协商解决巷道基础设施改造、滑坡点整治和电动车充电桩安装等民生实事63件。三是创新方式增动力。发动辖区10个村联合成立清正洁物业服务公司,“兜底”管理水电苑、太和家园、外贸小区等9个小区,服务1014户3300余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电梯、消防、化粪池、给排水管道、暖气管道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维修,购置分类垃圾桶、灭火器、公共区域照明灯等400余个,补植绿化苗木600余株,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得到群众一致好评。四是数字赋能强治理。加快推进“数字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对社区人口、小区、房屋、车辆、场所、事件等基础数据进行采集和管理,为城市基层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开发“彬城数社”微信小程序,设置开具证明、高龄年检、社保缴费、投诉建议、社区公告、办事指南、随手拍等模块,让居民享受高效、便捷的服务。
创新“红色机制”,提升治理效能。一是开办便民集市。6个社区坚持进小区开展“红心物业服务集市”117场次,提供小修小补、义诊、剪发等便民服务,设置居民意见收集箱,累计服务居民2.1万人次,现场收集并解决居民诉求106件。二是打造爱心餐厅。引入第三方运营公司,打造爱心餐厅,对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和低保、五保、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用餐实施优惠,日均服务70余人。三是开展“窗帘行动”。与辖区225名独居老人约定,以窗帘后的红色中国结为信号,志愿者每天早上8点在楼下查看,若老人未按时亮出中国结,志愿者会上门查看,及时掌握独居老人的生活状态,并为老人提供高龄年检、健康检查、代买生活用品等服务。四是开设公益课堂。利用6个社区活动阵地,在寒暑假和周末组织志愿者开设公益课堂,开办书法、舞蹈、绘画、安全教育、非遗传承等课程18期次,参与学生700余人次,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群众效能。
供稿:彬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