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安区以党建为引领,注重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效能,通过开展各类人才队伍素质提升行动,如专项技能培训,“轮值书记”跨社区任职交流等,搭建起社区干部学习交流新平台,构建专职化社区工作者全链条培养模式。促进各社区同心协力、攻坚克难,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志愿活动、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形成基层组织共强、优势资源共享、社区治理共促的新格局。
精队伍强根基,铸治理“脊梁”。天府社区多措并举促进人才梯队有序发展。通过“1+2+N”模式实施“项目负责制”,助力社区工作者统筹能力提升;以“一课一会一讲”设立“经验分享日”,有效提升社区工作者专业能力;同时,开展“轮岗帮带组”,打造复合型治理人才,为社区的持续发展增砖添瓦。
创品牌优服务,树韦曲“标杆”。长安家园社区聚力完善“党群e家•五心家园”党建品牌,创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理念,形成“五心”工作法,不断探索提升最受群众喜爱的“贴心e家”服务品牌,在便民服务大厅内打造了一面独特的“共享工具墙”,全面覆盖辖区居民可能遇到的小修小补场景,因需设置工具。同时发掘能人志士,组建了一支公益维修队,按照“居民点单、社区派单、能人服务队接单”的模式,为居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办实事解民忧,暖百姓“心窝”。申店渡社区积极打造“融救联助”试点社区。厘清群众“急难愁盼”需求,挖掘整合政府救助资源、社会组织资源、驻地单位资源、爱心人士资源,将需求与资源精准匹配,打破以往救助主体仅能依靠政府的不利局面,转化为社会救助服务项目+社会工作者+社会资源的多元主体支撑,达到1+1>2的效果,精准、有效、高质量解决群众日常生活中“急难愁盼”的问题与需求。
嵌入式精服务,绘生活“新图”。航拓路社区采取“公益共建+阵地共享”模式,创建“华萃国风”志愿服务项目。全年开设“银龄课堂”与“童心筑梦课堂”等课程,为辖区儿童提供国学特色志愿延时服务活动。开展农场读书会、探索《诗经》古地、翠华映国风·华萃读书行等系列户外研学活动,走进小区居民家中开展国学思想宣讲,丰富居民业余生活。
育组织激活力,聚自治“伟力”。澜林社区打造“枫桥睦邻”平台,以别开生面的“三说五谝”板凳会为撬动点,一头扎进群众生活,让社区工作“接地气”“聚人气”。社区联合离退休党支部、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巧借上门走访、“红心小桌小区工作日”以及与居民畅拉家常等亲民路径,广开言路搜集民情民意,深度挖掘居民诉求。累计走访一千余户居民,一户一档建立精细台账,用脚步丈量民意,靠实干激发自治潜能。
重实效稳推进,展谋新“名片”。观山社区创建“观山新物业”社区治理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组织共建、决策共谋、小区共治、难题共解、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治理模式,通过社群平台、实地勘察、“敲门问需”、与物业对话、线上问卷等多元方式,搭建沟通议事平台,引导居民依法自治。每季度开展物业服务考评、召开民主议事会,营造“大家评、大家议、大家定”氛围,激发居民内生动力,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
供稿:西安市长安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