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城关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科学整合资源力量,以“多网合一”为目标,积极推行“三点发力”工作模式,推动服务向网格集聚、问题在网格解决,着力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抓网格,促进治理精细化。为有效解决城市基层党建“服务不细”问题,建立健全一级40个、二级109个、三级433个的三级网格体系;高标准打造了12个党群服务驿站党支部,选派19名社区工作者,与群众面对面现场办公;利用“周二说事日”、小板凳议事会等制度,协同解决居民急难愁盼。依托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收集辖区群众意见需求,排查纠纷苗头。兴隆社区推行“流动办公”“花园议事会”等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吴村中心社区打造“枫桥式”警务室,联合片区民警巡逻,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工作原则,及时发现矛盾、化解矛盾。南新社区创建“小蜜蜂”驿站,吸纳外卖员、快递员、热心群众等群体担任流动网格员,实现多元参与、多方联动,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暖心服务。
抓统筹,凝聚多方大合力。为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街道实行“街社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采用“共驻共建进网格、便民服务进巷道”服务模式,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多方联动、多方参与,实现工作资源“一体化”整合、“最大化”互补。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和“轮值主席”制度,对“应哨”单位遇到的困难进行专题讨论研究,推动民生问题有效解决,做到通过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真正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里。南新社区第一网格党支部接居民反映,劳人巷路灯故障不亮,影响周边群众夜间出行,接到居民诉求,网格党支部前往实地查看,职能部门城管局积极“应哨”,立即着手对劳人巷路灯故障进行检修,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先后协调解决三轮车随意停放、垃圾占道、路面维修等问题30余件。
抓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感。通过线上微信群与线下便民服务点相结合的服务模式,让群众办事更加快捷方便;提供高龄审验、养老保险代缴、生活用品代买等帮办代办服务,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及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使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温暖和关怀;积极推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群众”实践模式,结合端午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精心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供稿:潼关县城关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