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渭城区构建“四联动”模式,
让“红色物业”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10-12 11:24 作者:闫振杰 李燕鸣

咸阳市渭城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四联动”模式,将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化解在家门口,破解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不断提升了社区精细化、精准化服务水平。

联动建组织,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成立全市第一家区物业行业党委,具体履行“物业行业党建工作统筹协调、政策指导及重点任务落实”职责。对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工作进行排查、摸底、建账,灵活组建方式,消除党建空白点。将物业党组织纳入党建联盟“朋友圈”,手把手进行业务指导,把稳了思想和工作的“方向盘”,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召开全区社区物业党建工作推进会,对业委会(物管会)组建工作流程、成立条件、时间规定、法律依据和选举办法等进行业务培训,对重点任务再细化再分解。

联动建机制,共建共享办实事。建立交叉任职机制,社区“两委”成员与业委会、物管会交叉任职,增强了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的话语权。建立问题发现机制,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办事窗口,为居民提供物业缴费、收集居民建议、倾听居民诉求等服务。发动小区网格员、业委会成员、楼栋长等群体,通过“随手拍”“随时传”方式,在小区群中反映物业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1000多条。建立“向群众汇报”工作机制,定期组织物业企业党组织、业委会和双报到单位处理群众反映问题,并将办理结果向群众定期进行汇报。

联动建队伍,锻造能力强作风。组织各街道赴外地学习“红色物业”创建工作,现场观摩“取经”。将物业知识纳入社区党组织书记“技能大比武”竞赛范畴,举办竞赛5期,举办物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4期。将“两代表一委员”、人民调解员等纳入物业队伍建设,落实轮流定点驻点接待制度,面对面解答、协调、处理居民反映问题,构筑物业纠纷“缓冲带”。新兴路街道、中山街街道将有热心、能干事、肯奉献的党员组建起来,成立矛盾调解队伍,调处各类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物业纠纷200多起。深化“楼栋长”“党员中心户”建设,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鼓励业委会、物管会和小区党员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

联动抓监管,齐心协力提效能。将“红色物业”建设纳入全面目标责任考核范畴,作为各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督促履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每季度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评价,评价意见作为物业公司信用的重要内容,记入信用档案,并发布“红黑榜”进行公示。建立物业服务质量动态监管机制,每年对全区所有物业服务企业投诉率、群众满意率等指标进行测评,对群众不满意的物业公司,业委会(物管会)召开业主大会进行意见征询,按照法定程序做好清退工作。

供稿:咸阳市渭城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