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探索“枫桥经验”城市版阎良实践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03-25 10:46

凤凰路街道是西安市阎良区委、区政府驻地,辖区内有13个社区、4个城中村,13所学校、1个商业街区、近110个驻街单位,在职党员、流动党员2700余名。受管理体制和隶属关系的制约,社会治理工作范围广、头绪多、情况复杂。近年来,阎良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凤凰路街道试点推进,强引领、建队伍、聚合力、优机制“四管齐下”,逐步构建起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

强引领:“党建+”赋能“网格化”

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到网格化基层治理全过程,用好用实“两个作用”,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组织建在网格上。建立与网格相适应的“1+3+13+N”四级基层党组织架构,一级抓统筹,街道党工委专题安排部署网格治理;二级抓联动,3个社会治理临时党组织联动破题解难;三级抓管理,13个社区党组织管好用好辖区网格员队伍;四级抓落实,N个党小组积极融入楼栋、商业街区、项目工地等网格化管理,构建党建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两网融合”格局。党员深入网格中。将下沉部门、个体商户、网格员中的163名党员纳入临时党支部党小组,通过“1名网格员+1名在职党员+1名社区干部”结对子、分担子的形式,常态长效开展矛盾调解、卫生管护、政策宣传和帮办代办等服务,党员助力网格治理提档升级。

建队伍:“练兵场”锤炼“野战军”

深入实施干部作风能力提升行动,创新“1+5+N”体系,小班式、高频次、强针对办百场活动,锻造“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野战干部队伍。新建1座干部作风能力提升思行学校,配置电子屏、投影仪等教学设备,明确专人负责、定期排课等管理制度,硬件软件“两手抓”,打造干部比作风、亮实绩、展风采的实战平台。设置恳谈汇报、培训提升、互动交流、观摩学习、打榜亮绩等5种提能载体,日日学习、周周比武、月月打榜、季季奖励、年底评优,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基层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举办书记论坛、向企业问需、城管商贩面对面等N项活动,让干部上擂台、入企业、走街巷,比能力、问需求、解难题,锻造过硬本领,砥砺实干作风。全年举办各类练兵活动273场,评选出“实干绩优之星”、战功团队48个。

聚合力:“多条线”拧成“一股绳”

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牵线”功能,凝聚驻街单位、下沉部门、居民群众等各方力量,助推城市基层治理融合发展。共驻共建共享。全覆盖建立街道党建联席会和社区党建共建联合会,与辖区物业、商贸企业等驻街单位逐一签订共建协议或共建责任书,社区通过“乐融集市”“红色直播间”为企业提供宣传平台,联盟单位通过包抓帮扶贫困户、协办活动对社区进行“反哺”,实现社区与企业的“双向奔赴”。联商联解联办。召开基层社会治理联商联解工作会,街道搭平台、企业提诉求、部门解疑难,三方共商、协同发力、限期答复、销号办结,推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落地生效。自选自治自管。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举荐等方式,面向辖区热心服务、乐于奉献党员群众招聘325名“管事长”,“一键达”“招手停”“面对面”多种服务模式有机结合、快速切换,让身边人管身边事,打造群众身边的“移动12345”。

优机制:“三不出”带动“一下降”

树立关口前移理念,建立健全居民“在家一键即享、出门随处可得”的“三不出”问题反馈处置机制,不断提升居民满意度幸福感。一不出家门,制作便民服务卡,向辖区居民全覆盖发放,管事长、网格员、社区民警等信息一应俱全,矛盾调解、应急处置、政策解答24小时全天候服务,便民服务不打烊、不断档。二不出小区,选取人员构成复杂、距离社区远的小区,建设“航城·驿家”便民服务站,通过建强医药急救、取暖纳凉等基础设施,引进爱心义剪、家政清洁等社会组织,提供义诊义检、信访接待等服务事项,打造党员乐学、群众乐享、干部乐业的服务新阵地。三不出社区,整合市区两级社区建设提升、社区发展治理、阵地功能优化提升等项目资源,开发图书室、健身房等多功能活动室,设置谈心室、议事亭等协商议事专区,实现居民活动、反映诉求“两不误”,生活需要、精神需求“双满足”。2023年,凤凰路街道12345工单量同比下降33%。

(供稿:西安市阎良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