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市华山镇黄河厂社区52号楼南停车场(1月13日摄)。记者 刘居星摄
“去年我们承诺给群众办的十件实事已经全部完成,不仅解决了群众关心的问题,还形成了每周二集体打扫卫生、每周五上门陪老人聊天的机制……”1月8日,华阴市华山镇黄河厂社区召开社区一年十件实事完成情况评议会,社区党委书记李蕾向党员和群众代表汇报工作。
“这十件事都是我们关心期盼的。像52号楼南停车场的修建,一下解决了小区停车难、停车混乱的问题。”社区居民李为民竖起大拇指,“我给社区点赞!”
环境提升、交通改善、天然气开通……渭南市群众感受到了身边的许多改变。去年,渭南市在社区党组织中开展“一年十件实事”活动,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交出了一张张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直面“最关心、最迫切”的诉求
找到民声“最大公约数”
“水改了、气通了、电修了、路平了、灯亮了……”1月13日,在大荔县西城街道西郊社区,槐北小区党支部书记李兴社历数着“十件实事”带来的变化。
西郊社区有71个小区,面对群众众多需求,怎样找到“民声”的“最大公约数”?
社区党总支书记何远介绍,他们发动小区党支部书记和网格员挨家挨户走访居民群众,询问诉求建议,共收集到120多条意见。
“容易解决的当下解决,能归纳合并的合并为一条,难以解决的反映给街道……就这样,我们筛选出群众呼声最高、最为迫切、影响面最广的十件事情。”何远说。
去年5月底前,渭南市各社区通过走访、组织“板凳会”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组织居民代表召开座谈会,梳理形成民意清单,反复研究论证,形成十件可行的实事清单。
“在我们社区常住人口中,有30余名留守儿童,620余名70周岁以上的老人。”在临渭区人民街道东风社区党总支书记孙晓萍看来,聚焦“一老一小”群体是社区的重点工作。
每月开展一次“惠民健康年 义诊进社区”主题活动,每季度为老年群体过一次集体生日,暑期开办青少年儿童绘画、手工、阅读等公益课堂,建立青少年儿童活动室……在东风社区,一个个活动回应着广大居民群众的诉求,提升着他们的幸福感。
顺应“看得见、摸得着”的期待
推动实事成效“可感可及”
十件实事,是群众的期盼,也是各社区党组织对群众的承诺。
在大荔县东城街道奓巷社区,记者看到,社区实事清单上明确标注着每件实事的负责人和完成时限。
去年10月底前,县城庙前路及川心店巷道两侧居民天然气安装问题得到解决。
由于外来人口多,有几户常年无人居住,加上老房子结构复杂,有些不符合天然气入户要求,因此,这一区域一直没有通气。常住居民平时取暖做饭只能用电或者煤气,不仅不方便,还存在安全隐患。
奓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吴胜利告诉记者,这一问题积压多年,解决起来比较复杂。去年,社区将之列为十件实事之一,下决心要处理好。
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居民,耐心做工作,还会同天然气公司人员一起,为群众“一户一方案”式提供房屋改造意见。最终,在冬季来临前,这一区域居民家里终于通上了天然气。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渭南市各社区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好实事、解决问题,让群众切实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潼关县城关街道顺丰社区是一个村改重组社区。为有效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群众就近就地就业问题,顺丰社区建成艺臻佳加工厂,并开展布草裁剪加工业务和技能培训活动。40余名搬迁群众、脱贫户通过加工床上用品等,平均每月可获得3000元工资,实现了“务工、顾家、挣钱”三不误。
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机制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韩城市新城街道盘河路社区辖区的桢州早市人流量大,市场门口的临时便民摊点规模不断扩大,摊贩聚集数量越来越多,噪声、占道、卫生等问题影响到周边居民生活。
去年,盘河路社区将解决这一市容乱象作为十件实事之一,联合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疏堵结合、便民利民”为原则,多方沟通协调,规划设置便民摊点170余个,逐步解决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
以桢州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为突破口,韩城市制定《韩城市便民摊点群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依据人口密度和流动摊贩情况,利用城市闲置空间资源,合理设置临时便民摊点,将流动摊贩规范引导至合理位置,保障民生“里子”,守好城市“面子”,留住城市“烟火气”。
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在办好十件实事的同时,各地注重举一反三、常态长效,既解决单一环节问题,又推动全链条整体突破。
去年10月,潼关县太要镇秦王寨社区启动农副产品展销大厅建设项目,让群众可以就近销售各类农产品及加工食品。
在解决群众销售难题时,社区党委班子意识到,发展产业,打造品牌是关键。在社区和相关部门推动下,“唐·秦王寨”品牌先后亮相渭南市乡村振兴综合服务(西安)中心和香港陕西社团联合总会陕西非遗集市,展示秦王寨优质花椒等农产品。
“我们将围绕打造社区品牌建立长效机制,逐年细化举措,让社区的农产品和旅游业名声更响亮。”秦王寨社区党委副书记唐雪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