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土门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153行星式”工作法为向导,以为民服务为线,拓展治理半径,联动五社力量、共建共治共享,丰富治理内涵,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难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耕好健康“责任田”,守住防护“健康点”
一是抓讲座培训。把健康教育和治疗疾病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街道定期集中对辖区网格内群众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培训健康知识。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健康知识讲座20余场,激发群众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鼓励居民行动起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个人自主自律的良好局面。
二是抓宣传引导。广泛发动街道和社区干部、网格员、楼栋长、物业、志愿者等力量,利用电子屏幕、宣传板报、宣传画、面对面宣传等方式,多渠道、广角度宣传讲解科学防病、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等66条等内容基本知识,持续倡导“自己是第一健康责任人”的大健康理念,让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摒弃不良生活习惯,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受益者。
三是抓医疗服务。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精准到户的个性化健康服务。惠民北坊社区“医卫居”联盟,在做好居民健康宣传的基础上,联合驻地三甲医院、社区医院和智慧医疗机构等辖区社会爱心力量,通过“线上+线下”的服务方式,持续为辖区老人开展医疗服务500余次;“土门街道金丝带志愿者服务队”“土门东姐”和“九久益民”等志愿者服务队,为辖区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等便民服务600余人次,全面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吹响需求“紧急哨”,谱写治理“和谐线”
一是办好惠民实事,回应群众关切。推进幸福和谐社区建设,必须认真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全心全意把老百姓的事办好,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土门街道强化网格“前哨”作用,积极发挥网格员“人熟 、地熟、人脉广”优势,通过“网格化+大数据+铁脚板”的工作方式,以网格(楼栋)为单位广泛建立微信服务群,公布服务电话,建立群众反映问题清单,实施“简事立办、难事联办、大事上报”的问题分级分类处理办法。在常态化上门走访、政策宣传、信息收集中为群众解难题、勤服务,实现“小事不出户、琐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真正把网格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二是推动协商议事,共建美好社区。街道依托社区党组织和“红色物业”,探索搭建土门坊社区“睦邻议事厅”、工农社区“邻里帮帮团”、远东东社区“土门东姐”、益民坊社区“九久益民”志愿者服务队、惠民北坊社区“小巷合伙人”、汉城东路社区老年健康驿站等阵地和队伍,通过“居民恳谈会”“板凳会”“金点子”“物居业联盟”等群众议事协商平台,让群众当好“主人翁”,对“网格内”“小区里”“家门口”的事务享有更多的话语权,从“边上看”变为“一起想”“一起干”,群策群力解决居民生活中的难题90余件,“商”出了和谐邻里关系,“议”出了社区治理新气象。
三是倡导老有所学,树立和谐新风。老年教育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土门街道积极探索推进老年大学建设,围绕“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目标,坚持在“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促进身体健康”等方面下功夫,不断丰富形式、创新载体、拓宽教学内容,积极打造“文化养老”新模式。土门坊社区梧桐苑日间照料中心下设的“土门坊社区坊馨苑老年大学”,积极开展老年人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养生保健、法律法规、代际沟通等方面学习教育,将课堂学习与文艺演出、户外健身、志愿服务等活动相结合,注重内容实用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让学员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服务社会的活动中,传播正能量,获得精神寄托和社会认可,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练好担当作为“铁肩膀”,勇做为民服务“多面手”
解决群众的难题,需要街道和社区干部练就过硬本领,铆足“马上就办”的劲头。街道各科室以工作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限化的方式挂图作战,倒排工期,一条条划钩,一项项销号,确保自己处理的问题经得起各项考验。同时,还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安全生产、民生保障等工作相结合,形成“项目清单”,动员干部带头下企业、进楼宇、走商场、入家庭,使得企业和居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大家既拥有知情权,又能行使监督权,协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先后解决土门坊社区电动车停车不规范、庆裕小区违建拆除、荣兴小区提升改造、小树林区域占道经营、惠民南坊社区老旧小区漏水、昆明城市花园小区接通水电暖气等一系列难题。
土门街道将继续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激活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精准把控社区治理方向,瞄准群众需求“靶心”,持续增强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供稿:莲湖区土门街道党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