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渭城区渭阳街道:党建引领“三治”融合 激发基层善治活力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7-03 13:55 作者:付 静

民主和法治是驾驭基层社会治理“马车”的两个“轮子”。近年来,渭城区渭阳街道望贤路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崇法善治、服务群众”的工作理念,倾力打造“良法善治 法润望贤”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品牌,持续擦亮“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金字招牌,最大限度把社区特色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推进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走出了一条符合望贤路社区实际的基层善治之路。

党建引领,凝聚善治合力。一直以来,社区党支部聚焦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民主法治社区建设深度融合,以社区共驻共建协商会工作机制为抓手,推行“五联共建”(组织联建、机制联创、党员联动、服务联做、活动联办)工作模式,吸纳驻地单位陕西省关中监狱、陕西省黄陵监狱、陕西省马栏监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咸阳支队执勤一大队执勤一中队党组织为共驻共建协商会成员单位,聘请成员单位联络员为社区法治宣传“讲师团”,依托成员单位法治教育阵地资源和专业团队资源,共同打造社区法治教育基地,通过定期组织策划法治宣讲活动与“开放日”活动,增强居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实现共驻共建共享,进一步整合法治资源、凝聚法治力量。

自治为基,激发民主活力。社区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主体作用,坚持和完善民主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修订《社区自治章程》《社区居民公约》,规范“三务公开”制度,制定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确保社区各项事务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序可循。建成社区民主议事厅、邻里议事亭、“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等阵地,推行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四民工作法”,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通起来,让人民民主具体地、生动地体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全过程各环节,确保社区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近年来,通过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社区先后解决了辖区紫韵东城小区房产证办理问题、化纤小区护坡坍塌修缮问题、阳光馥苑地基下沉问题等困扰群众的烦心事、闹心事,赢得广泛认可。

法治为本,夯实治理根基。社区着力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延伸宣传广度、挖掘宣传深度、拓展宣传维度,按照“一园一径一亭一中心一广场”的空间布局,打造全市首家民主法治主题社区,建成法治公园、普法幽径、邻里议事亭、法治宣教中心、法治文化广场等法治阵地,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规模化。社区组建由15名网格员组成的“望贤格格”网格员队伍,99名楼栋长组成的“楼栋帮帮团”楼栋长队伍,以及“红袖标”治安巡逻队,“望贤和事佬”邻里调解队,“望贤先锋”志愿服务队“五支队伍”,为推进民主法治社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社区以成语释法、以案释法、法治故事、普法讲座、法治游戏、法律知识问答、法治文艺汇演等多元形式,围绕婚姻家庭、赡养继承、生态保护、道路交通安全、劳动保障、民间纠纷调解等与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变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为沉浸式、互动式,拓展社区法治宣传向文化熏陶、情感共鸣、理性思考、自觉接受的方式转变,真正让法治融入居民生活、走进群众心坎。

德治为先,激扬文明新风。社区高度重视“德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发挥道德引领、道德约束、道德评判的“软约束”作用,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夯实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基础。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四德”工程建设,宣传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培育富有社区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望贤文化。实施“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双培养工程,开展“学法用法示范户”“法治家庭”“望贤好人”“好媳妇、好公婆”“好邻居”“最美网格员”“最美志愿者”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榜样感召人、影响人、带动人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目标,推动民主法治社区建设。

民智不开、文化新人,法智不明、普法为先。渭阳街道望贤路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以民主法治社区建设护航基层社会治理,全力构建新时代基层良法善治新格局

(供稿:渭城区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杨春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