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区中山街街道共有7个社区,15个党支部,896名党员,辖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人口3万余人,其中三无小区34个,占小区总量的44%。中山街道坚持“越古阅今悦中山、共建共融共幸福”理念,按照“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网格助推”思路,采取“五管并举”模式加强辖区社会治理,精准发力老旧小区、“三无”小区综合治理,34个“问题小区”实现由乱到治的“华丽转身”。
自筹自管,自治热情“燃”起来。在党组织引领下让党员群众“唱主角”成立业主委员会,通过入户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征求小区居民意见和建议,召开民主议事会争取小区居民认可和支持,学道门小区212户居民自筹资金13.8万元,对小区自动停车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安装门禁系统聘请专人管理,小区安防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积极协调市区两级职能部门、辖区共驻共建单位发挥行业优势参与进来,2021年6月,《中山街街道“四强四聚”推动“三无小区”蝶变“幸福小区”》入选《陕西省基层党建优秀案例选编》。
专业托管,优质服务“活”起来。通过实地考察、综合评议为南阳小区引进成熟物业公司实行专业托管,做到公共区域随脏随清,硬件设施及时维修更换,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加装视频监控16处,补栽绿植500余平米,增加门卫、保洁人员,重新规划停车位、安装充电桩,服务群众约334户1200余人,小区整体面貌和规范管理得到很大改善。另有5个三无小区完成基础改造、征得业主同意后一并交由物业公司管理。
网格微管,居住环境“亮”起来。针对渭阳路社区一建司小区道路狭窄,入口处违建车棚、危房长期无人管,环境卫生脏乱差,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等问题,我们积极探索“网格微治理+老旧小区改造”模式,充分调动社区网格员、小区老党员、老干部、志愿者、热心居民等力量夯实共商共建共治基础,向上争取资金70余万元,完成违建拆除、路面修复、地下水网改造及住宅楼体美化等工作,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及时化解,实现“小网格”推动“大治理”。
联合带管,由点到面“连”起来。为积极回应凤凰里小区及周边“小小区”“微小区”居民期盼,街道党工委多次实地调研、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协商会征求意见建议,成立工作专班专题研究推进,最终确定将凤凰里小区及中山街2号楼、3号楼、博物馆家属院、食品公司家属院、利民村委会等320余户居民纳入同一管辖范围,由凤凰里小区物业实行统一管理,较之前“无人问津”的局面相比,居民生活秩序、日常公共服务、辖区环境卫生、小区安保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共建共管,多方合力“聚”起来。针对仪凤街社区66号院7栋楼22个单元200多户居民分别由7个单位自行管理的实际,街道党工委牵头抓总,社区党支部统筹协调,通过“联小建大”方式,积极对接各主管单位对居民小区进行统一规范、实行统一管理,热心居民自发当起“守门人”,小而分散、无物业管理、无自治组织、生活秩序混乱、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一去不复返”,辖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供稿:渭城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