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城乡治理,关乎民生福祉、关乎人心向背、关乎执政根基。近年来,澄城县聚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城乡治理新理念,聚焦“助民、利民、便民、惠民”服务宗旨,持续巩固“一核多元、一网统筹、一呼百应”治理机制,创新打造“红帆驿站”“红色物业”“红色庭院”“红色店铺”等治理载体,织密织牢城乡治理“幸福网”,将党建领航基层治理的红色动能注入城乡治理的全过程。
“红帆驿站”真助民 居民变身“回头客”
“志愿者手持理发推子,眼神专注,以平稳流畅的动作,一边为老年人理发,一边陪他们聊家长里短,现场欢声笑语,气氛愉悦”这一场景每月都会在惠安苑小区出现。这是澄城县城关街道幸福社区惠安苑小区红帆驿站每月为辖区孤寡老人及行动不便的群众免费提供理发服务活动。
“让党员群众愿意来、喜欢来,待得住、用得好。”社区党支部书记赵春燕表示,小区“红帆驿站”是澄城县聚力“五型同建”,延伸在群众家门口的多功能党群服务综合体,是新时代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前沿阵地,前来理发的老人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对在家门口“免费理发”赞不绝口,对理好的发型也是非常满意。“我腿脚不好,走不了远路,现在社区服务真贴心,既让我们少跑路,又让我们得实惠。”居民刘阿姨笑着说。
“红色驿站”致力于更好地回应群众所想、所盼,让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心声交织在一起,逐渐从“你和我”变成“我们”,全面打通新时代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不断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红色物业”真利民 业主变身“大管家”
“‘红色物业’组建以后,不仅把小区环境搞得井井有条,小区停车位规整了,电动车也有地方充电了。”日前,家住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城关街道澄星花苑二期小区居民姜阿姨如是说。
“现在有事找‘红色物业’,问题基本都能解决,生活各方面都方便了很多。”此时,姜阿姨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口中的“红色物业”就是由澄星花苑小区业主委员会党支部参与的小区物业管理。
近年来,澄城县大力实施物业党建联建攻坚计划,聚焦居民“身边小事”,大力推行“党建引领 共治共管”的“红色物业”管理机制,推动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澄星花苑小区业主委员会党支部隶属于城关街道公园社区党总支。目前,小区业主委员会现有委员7人,其中3人是党员,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业委会”。自业主委员会党支部着手小区治理以来,本着“一家亲”的奉献精神,推行“小区居民自主提事、多方力量民主议事、共同商定解决需求、红色物业跟踪监事”“四治一体”居民自治模式,先后更换硬化场地、铺设上下水管道、粉刷楼面外墙体、改造室内暖气管道、增设楼道路灯、安装门禁系统、打造党群服务驿站等,为小区群众办了一件件小事、实事、好事。
有了“红色物业”的治理,如今的澄星花苑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楼栋错落有致、环境干净整洁、道路秩序井然、车辆停放有序,绿化生机盎然,健身设备一应俱全,监控覆盖面面俱到,步入小区大门,眼前一片“齐、洁、美……”
“我们大力推广‘红色物业’,就是要用党建这根“红线”,把小区网格、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小区业主等主体串联起来,以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社区共治,促进物业服务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不断提升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城关街道党工委书记卢西芳说道。
“红色庭院”真便民 群众变身“当家人”
“党建庭院”,让城乡治理更有烟火气。没有会议室、没有讲话稿,在居民小院中,搬来几张板凳,党员干部和群众围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一场“板凳会”就开始了,这种“平起平坐”的交流和沟通方式,打破了台上台下的隔阂,改变了“有事没事会议室”的传统模式,让“有事提着板凳来”成为常态。
在澄城,几乎每个开放式小区都有“党建庭院”。聊天的除了居民,还有县里和街道的干部,上至党的方针政策,下至小区里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要是居民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坐下来聊一聊。在“党建庭院”里,居民与干部面对面聊多了,心与心的距离自然就拉近了,居民纷纷说出心里话。
“党建庭院”以“板凳会议”的形式召集党员群众共商、共建、共享,成为理论宣讲点、党群联系点、民情收集点、文化传承点、和谐促进点,推动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形成了一条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广开言路的治理之路。截至目前,通过“党建庭院”有效解决了小区路灯不亮、道路硬化、自然坑排水、老旧平房吃水、小区水暖管道不通、健身器材不足、绿化少、卫生差等一系列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800余件,以此推动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基层解决,激发居民自治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红色店铺”真惠民 村民变身“新农人”
“家人们,咱们家这个樱桃是个大肉厚,酸甜可口,因为我们这边昼夜温差大,它生长出来的樱桃呢,第一个糖分含量高,第二个水分比较充足”。日前,一场特殊的助农直播活动在赵庄镇郑家洼村党群服务站举行,吸引了线上线下众多粉丝的关注。“好新鲜,隔着屏幕都闻到了香味,马上下单!”“看着就要流口水!”直播现场短短几分钟,村书记郑俊武和农户一起对樱桃等多种农产品进行推介,并与网友精彩互动。
这场直播所在的村级党群服务站也是澄城县聚力“五型同建”,依托供销联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延伸在乡村群众家门口的多功能党群服务站点。
“村党群服务点直播带货已经成了新农人的‘日常打卡’,不仅通了销路、活了产业,更富了群众。希望这个小小的党群服务点能帮助群众卖出更多的农产品,带动更多脱贫户增收致富。”郑家洼村党群服务站负责人和胜军说。
如今,村级党群服务点成了“打卡地”,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据了解,澄城县建设村级党群服务站,旨在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拓展政策、资本的成长空间,助推外部优质资源与本地特色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发展,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供稿:澄城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