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陇县以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为抓手,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论武装、狠抓调查研究,切实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严要求抓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突出政治导向,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学思想”作为第一要务贯穿始终。“理论课堂”夯基。县级领导带头参加读书班,开展中心组学习29次、交流研讨18次、讲党课16场次。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带头深入包抓镇村开展宣传宣讲,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业务课堂”提能。围绕发展首位产业和壮大“四个经济”需求,依托“陇州大讲堂”“乡村振兴学院”等载体,开展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专题培训73场次,实施“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64场次,持续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七种能力”“八项本领”。“党纪课堂”强体。以“九个一”活动为牵引,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贯通落实《条例》学习、解读辅导、警示教育等重点任务,组织专题研讨1920场次,现场教学313批次,持续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筑牢廉洁底线。
突出实干导向,强化担当作为。聚焦“12345”发展战略、“五区建设”等重点任务,坚持干字当头、争先进位,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谋发展,切实以实绩实效检验作风能力成效。在项目建设一线体现新担当。创新推行“一把手”跟项目走流程、“四办”审批等模式,领导干部示范带头,常态化深入包联项目一线摸实情、出实招、解难题,先后统筹解决企业用电用地实际问题102个。年度1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6.8亿元、完成率118.3%。荣获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县,全省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在乡村振兴一线焕发新面貌。坚持在乡村振兴一线蹲点调研、真抓实干,认真践行“四下基层”要求,采取领导包抓、重点支持等方式,推动各类资源下沉,汇集起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东风下凉泉等3个村入列全省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工作经验已经在全省进行了交流。在产业发展一线展现新气象。领导干部以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为着力点,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进一步理思路、明方向、谋举措、促落实,切实以实干实绩推动生态乳都、全域旅游两大首位产业提质增效。圆满举办首届奶山羊养殖大赛、首届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大赛,“奶山羊兴县富民”经验荣登《人民日报》。关山草原入选全国大暑节气生态文旅品牌名录。在服务群众一线砥砺新作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大力开展“四送”活动,认真办理网站留言和12345群众服务热线转办事项,“一对一”跟踪落实群众诉求,充分展现了“勤快严实精细廉”的良好精神风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人社“110”服务专员等典型经验被中省市媒体深入报道。“3633”未保工作经验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荣获全国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县。
突出从严导向,强化作风建设。坚持全面从严转作风、提能力、促发展,推动干部作风更加扎实、能力更加过硬。深化导师帮带。大力推行年轻干部“1+1+N”导师帮带机制,为627名年轻干部配备“成长导师”,在实践一线教方法、传经验、促成长,奋力推动干部作风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双促进、双提升”。注重基层减负。修订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持续规范性文件、会议、督促考核等事项,年内会议、文件数量同比均下降3%,推动基层把更多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上来。狠抓群腐整治。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社保、食品安全等十个领域集中整治,着力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批顽瘴痼疾和长期性问题得到有效纠治和化解,树立了清廉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
供稿:陇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