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受强降雨影响,嘉陵江上游干流及多条支流出现超警戒、超保证洪水过程,略阳县城发生严重内涝,宁强县巨亭镇、阳平关镇、燕子砭镇严重受损,低洼地带不同程度被洪水淹没。关键时刻,两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抗洪抢险主战场,与洪峰竞速,与时间赛跑,在风雨一线锤炼作风,筑起“红色堤坝”,守护群众安全。
略阳县以过硬的干部作风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实现了无一人伤亡、无一人被困的目标。一是压实责任、一网到底,抓牢备足防汛各项保障。自主汛期以来,略阳县备足做细防洪预案,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行机关干部下沉社区和县直各单位分片包保的工作机制,细化责任区域,明确防汛任务,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汛责任体系。全县明确防汛四级包联责任人1379名,向镇村下发责任清单和5项工作制度手册2160本;组建县镇村防汛抢险队伍186支3946人,储备更新6类防汛抗旱应急物资51093件,完成全县183部卫星电话、93处自动雨量站维护测试,开展防汛应急演练72场次5365人次。二是果断决策、主动担当,应撤尽撤受威胁群众。洪峰过境前,县防指统一安排,紧急动员,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划小单元将防汛责任铆到人头,对特殊群众上门见面动员,尤其对边远户、吊庄户、沿江沿河沿沟户、留守老人、儿童、残障人群“一对一”落实责任,组织受影响群众提前撤离到安全地带。7月24日,全县防汛应急响应升级,38名联镇县级干部、310名机关干部、2400余名镇村干部(网格员)和民兵力量全部下沉各镇街、各战区,会同驰援略阳的157名市武警、消防官兵和曙光救援队队员,争分夺秒扩大防抢撤工作面,组织沿江沿岸和可能受威胁区域群众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避险,共撤离避险群众7.35万人,有力有效应对洪峰过境,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三是上下同心、全员参与,高效有序开展灾后恢复。洪峰过境后,县委组织部、县防指先后发出《致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倡议书》《关于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扎实做好当前各项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在县委号召下,全县党员干部发扬持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带领广大群众与驰援略阳的应急救援力量一道,连夜开展清淤排水、街道清理、设施抢修、治安维稳、道路保畅、防次生灾害及生活物资保供等工作。全县成立36支清淤抢险队伍,发动党员、干部职工、民兵、志愿者、网格员3000余人,出动机械70余台次参与清淤消杀工作。截至7月25日,清淤、消杀工作全面完成,供水供电全部正常,群众生产生活逐步恢复。
宁强县构筑坚强有力的“红色防线”,严阵以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方位筑牢防御第一屏障。一是周密部署,科学指挥调度。面对强降雨和洪涝灾情,全县上下有序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28名县级领导深入包抓镇街现场督促指导,各级党员干部分片深入村组、农户,抓宣传、抓排查、抓预警,累计发送预警提示信息2万余条、拨打语音电话9200余人次。组织成立县镇村三级防汛先锋队263支7776人,2549名镇村干部和网格员在岗履职,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工作。二是全力以赴,应对过境洪峰。面对洪峰过境的严峻形势,以极限思维做足应对准备,迅速发动党员干部对嘉陵江沿线住户和低洼地带住户逐一开展“敲门行动”,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共设置集中转移安置点8个,转移安置2.26万人。每个镇不少于2名县级领导现场坐镇,全县下沉党员干部462人参与一线抗洪,另有78个县级部门单位946名党员干部随时待命,市武警支队、消防支队、曙光救援队共支援148人。紧急调拨简易床3100架、被褥3200套,救生衣及救生圈各600个,橡皮艇及冲锋舟7艘,并向上级申请调拨简易床500架、被褥2000套,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将床铺、饮用水、方便面等生活物资分发到各应急救援点。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综合运用短视频、短信息、大喇叭等平台媒介,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撤离避险注意事项,动员群众全面撤离。三是党群合力,携手灾后恢复。坚持不等不靠、全民动员,积极组织各镇街、各有关部门党员干部迅速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最大限度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巨亭镇、阳平关镇、燕子砭镇共组织民兵158人、镇村党员干部528人、消防武警官兵182人、县直部门下沉党员干部299人、其他社会力量578人,投入装载机、抽水车、水泵等机械设备97台(套)。
供稿:汉中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