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是建设党和人民事业的后备队伍和新生力量,作为从学校走出来的“三门”干部,必须经受实践的摔打锤炼,才能切实提高选调生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兴平市在做好选调生培养管理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多策并施,始终坚持领好、管好、用好的培养方法,持续为选调生注入“志气”“朝气”“底气”和“地气”,为发展积蓄无限动能。
开展思想教育培训,注入追求卓越的“志气”。为将思想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础工作,兴平市贯彻落实中组部、省委组织部政策要求,在选调生走上岗位前积极开展集中、全封闭初任培训,除将政治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主要培训内容,还着重强调经济、管理、科技方面的理论培训。介绍往届优秀选调生代表做经验分享交流,帮助其尽快熟悉、适应基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次开展专题培训班,把定期培训分为理论教学、实地观摩两个阶段进行,将选调生作为重点培训对象纳入干部培训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荐选调生参加青年干部培训班、专题业务培训班等,通过精准施策、分类赋能,帮助选调生积蓄知识“动能”,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水平。
关注日常工作考评,注入蓬勃向上的“朝气”。对于到村任职的选调生,兴平市将日常考察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建立健全日常管理、激励考核相关制度,除贯彻执行上级机关要求的年度国情调研报告,还将村情摸底了解、入户走访调查、基层党建开展、环境整治管理等具体事务纳入选调生基层工作考评中。组织录用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半年至少到选调生所驻村走访一次,全方面地对选调生的各项表现进行综合考评。引导选调生充分结合专业专长,谋划开展工作,大胆创新创业,激励其在本职岗位上争先创优,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制定帮带培养制度,注入敢打必胜的“底气”。针对刚出象牙塔的“三门”干部,普遍存在学历高能力弱、理论知识丰富社会实践欠缺的现象,为扫清此类影响选调生成长进步的阻碍,兴平市建立县、乡镇、村三级主要领导与选调生结对帮带制度,要求录用单位要安排1名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科级干部“一对一”结对指导选调生工作,确保选调生在驻村工作中工作经验有人授、工作方法有人教、思想作风有人领。建立谈心谈话机制,建议至少每半年定期和选调生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充分了解掌握选调生的思想动态,使选调生能尽快适应基层工作,及时转变角色身份,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加速自身茁壮成长。
组织基层实践锻炼,注入融入群众的“地气”。兴平市坚持培养管理选调生需要抓历练、增实干,鼓励支持选调生多到矛盾突出、困难较多的一线调研,多到难点焦点问题聚集的地方锻炼。组织安排选调生到村任职两年,要求其驻村期间积极开展国情调研并撰写报告,踊跃参与乡村振兴、政策宣传落实、联系服务群众、强化基层组织等职责,真正做到深入基层、融入群众,作一名脚底“接地气”的公职人员。结合选调生政治面貌分类安排选调生到村任职时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切实合理地引导选调生参与到村集体的具体工作中,发挥特长优势,增强基层活力,在“学中干、干中学”,促使广大选调生起好步子、找准目标,在基层实践锻炼中扎实提高工作能力,夯实地基。
供稿:兴平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