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作为一名选调生,我来到了东第五桥村。村间的夜晚,沿途总有星光播散,在那路的尽处,是人家的灯火为我点亮。
红色引擎“点亮”心中火热激情
一年多过去了,第一次党员大会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零星的党员人数、不停响起的电话铃声让党课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在走访党员时,我隐约感觉大家对上党课没有兴趣,说明我们设置的课程“太远太高”,不接地气。
能不能让村民们讲讲自己的故事?就这样我与老支书王英娥奶奶一同开启了特色党课的第一讲。那次课堂没有人迟到,也没有人离席,奶奶从老村搬迁讲起,以新村建设结束,课堂上的每一人都是身在其中的建设者,都能在奶奶的讲述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如今我们村特色党课已经开展了10期,从零星几人参加,到党员主动参加,再到群众自发前来,用小切口讲出了属于我们的故事,以前冷清的党员微信群,每日有了定期的学习打卡,热闹的时候大家还会相互讨论。在“红色引擎”的带动下,唤醒了村干部、党员和群众之间久违的良性互动,为我们凝心聚力促发展铺开了美好画卷。
民生小事“点亮”心中质朴情怀
“闺女,谢谢你,救助的比例高达50%”,挂掉胜利爷爷的电话,悬在我心中的事终于有了着落。在第一次走访胜利爷爷时,家里的景象让我心酸,化疗的奶奶卧病在床,床头是散落的药品。顿时,一块石头悬在了我的心头,我要帮帮他们。
我开始上网搜寻帮扶的办法,当“大病救助”四个字出现在屏幕上时,我第一次这么直观地感受到,帮扶的政策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就像是一道“光”,是希望。但为了确保救助的人群真实有效,需要提交的材料从诊断证明到家庭财产情况说明共计十六项,涵盖了一个家庭的方方面面。
不能让爷爷的希望落空,不能让爷爷跑第二趟。带着材料清单,我遍寻相关部门,一项一项对照、一项一项询问。我读他听,他说我写,用两天时间完成了一份一百多页的材料。当我把一份完整的材料交给工作人员时,她惊讶地问我:“你是不是前天才来咨询过,怎么这么快!”我和胜利爷爷相视一笑,这是我们“革命友谊”跑出的战斗速度。
文明风尚“点亮”心中美丽愿景
东第五桥村作为典型的城中村,大多数流动人口都是夜市经营者,所以每至深夜,总有晚归的村民为图一时之便,趁着夜色随处倾倒垃圾。
“书记,环卫站那里能否安装一个监控?”说完我的想法,书记笑了:“小白是咱村的‘天眼’。”可是监控装上了,村内垃圾乱投的情况还是屡禁不止,想要实现从掩鼻而过到人人自觉的转变,要下“狠”功夫。针对屡禁不止的情况,我们带上垃圾袋和教育手册进行入户宣传,错投一次我就寻他一次,“面对面”解读错投垃圾带来的影响。
为了打好垃圾治理的“攻坚战”,我们的脚步从未停歇,还开展了垃圾分类现场示范和趣味竞赛活动,并把活动延伸到了学校,让每一个小家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一次又一次的宣传和走访中,我村垃圾投放准确率高达80%,顺利通过了垃圾示范点的验收。
在基层工作,以为能为一方土地和群众带来一些利好,但事实上,这片土地和人民给予我的,远比我带给他们的更多。作为一名选调生,能与每一个家庭同频共振,感受他们的苦辣酸甜,这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这些奔涌的基层“后浪”,带着颗颗赤诚之心,胸怀理想、步履坚定,踏入基层广阔天地。他们眼中有光、脚下有路,以青春为笔、热血为墨,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靓丽风采。莫道基层方寸小,舵稳风劲好扬帆,他们将勇担时代使命,扎根长安大地,干事创业筑梦,为奋力谱写新时代西安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