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府谷县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形式,统筹整合全县优质教育资源,从教学师资、阵地建设、学习成效入手,着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全力推动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见实效。
严把“阵地建设关”。党校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府谷县委党校坚持“党校姓党”“为党育才”的光荣使命,从学校规模、办学条件、师资建设等方面齐发力,被评为全省县级优秀党校。现已建成占地面积14670平方米、建筑面积8081平方米的独立校园,配套报告厅、多媒体教室、讨论室、阅览室、活动室、校史馆、学苑酒店等教学阵地,可同时容纳580人教学、110人食宿。同时,深入挖掘县内优质资源,征集并筛选了府谷京府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府谷县红色文化博物馆、木瓜镇榆家坪革命旧址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色、专业特色、党建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方便全县干部、党员实地体验并感受基层现实的火热实践和发展变化,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严把“教学师资关”。加强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将党校教师纳入人才政策支持范畴,招聘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到党校工作,现有教职工23人,其中高级讲师8人、有研究生学历6人、学士及以上学历10人,并聘用16名专家教授和领导干部担任特聘教师,形成“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结构。建立党校教师挂职锻炼长效机制,每年至少选派1名教师到乡镇挂职锻炼。创新举办业务大练兵活动,实行集体备课、评课,让教师人人登讲台、个个当评委,在实践锻炼中提升教学能力。建立教师定岗定责、师资准入和退出、师资考核评价、职称评审等制度机制,实行以职称工资为主、考核奖励为辅的薪资分配模式,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严把“学习成效关”。为确保理论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得以健全完善,特别构建了“345”闭环管理机制,即“三张”清单(组织需求、个人需求、岗位需求),“四项”评价(自评、互评、考评和抽评),“五双”管理(双向管理、双次考试、双份承诺、双百考核和双方评价)。县委组织部与县委党校共同发力,从需求、管理、评价三方面,贯穿学员培训始终,实现了教师与学员之间的双向互动,确保学员能够认真细致地学习。同时,对学员的理论知识和党性锻炼进行全面检验和量化考核,以“积分量化成效”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及时反馈培训表现,作为提拔晋升、评先评优等的参考依据,切实将培训“软指标”化为“硬约束”。
(供稿:府谷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