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潼关县以“党建引领明目标、党员干部受教育、推动发展见成效”为目标,按照“建强阵地、管有章法、用出活力”原则,坚持聚焦日常管理、内容创新、学用结合、基层保障四项基础性工作,持续提升远程教育学用结合工作质效,有效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聚焦日常管理,写好思想引领文章。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县级主导、镇级主抓、机关企业事业、村级主体的三级远程教育站点责任体系,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两名远程站点管理员的人员机制,以月安排、季调度的形式推动远程教育重点工作任务,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远教管理格局。二是强化建章立制。将站点建设与村级阵地优化结合起来,统一为60个站点制作远程教育学用管理制度、学用记录本和站点标识牌,进一步提升平台整体合力和远教站点标准化建设水平。三是强化建管并重。推动远程教育站点向非公和社会组织、乡村产业大户、产业园区、人才集中地区延伸,累计建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60个,进一步拓宽了基层站点的覆盖面。建立提醒机制,及时掌握各站点播放率及学用情况,确保远程教育站点管得好、用得好,拓展站点广度,结合站点服务功能织密党员远程教育“覆盖网”。
聚焦内容创新,写好打造矩阵文章。一是建强网络矩阵。打造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潼关党建网网站、潼关先锋微信公众号“三位一体”的“潼关党建”系列宣传教育矩阵,围绕时事政治、党建中心任务、县域经济发展主题,开展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主题引导,讲好潼关党建故事。二是丰富内容形式。开设“乡村振兴 人才‘潼’行”“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选调之声”等专栏,有针对性地推送最新党建理论、工作动态、经验交流等信息,及时准确把中央精神和省市县委要求传递到基层、贯彻到基层、落实到基层。持续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在“潼关先锋”开设《党课开讲啦》微视频专栏,精心遴选20部政治方向正确、主题鲜明突出、贴近基层实际、形式生动鲜活的优秀党课进行集中展播,真正让党员干部群众看得懂、学得会。三是探索内容创新。坚持“内容为王”,坚持统筹谋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以县委中心工作和组织工作要点为年度选题重点,以中、省、市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为契机,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先进人物、党史学习教育等,策划创作拍摄《“小日记”里的“大民情”》《家门口的和事佬》等一批精品佳作。
聚焦学用结合,写好推动发展文章。一是聚焦关键点。实施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提升行动,制定《潼关县远程教育学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在每月初发布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学习预告,做到站点播前有预告、学中有辅导、播后有讨论,实现远教站点规范化管理和常态化学用。二是找准突破点。根据理论学习需要、农业技术需求、榜样事迹宣传等实际,精选相关电教片,通过微信群定时推送学习内容的形式,定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集中收看,不断提高电教片覆盖面,做到用身边事教育培训身边人,持续提升“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群众得实惠”质效。三是打造示范点。聚焦服务功能,深入挖掘特色亮点载体,因地制宜创新学用载体,积极推行“远程教育+”模式,发挥“三色”示范站点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南新社区党群服务驿站、烟草局“初心驿站”、城管局“智慧远教”等远程教育示范站点9个,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用成果转化。
聚焦基层保障,写好队伍建设文章。一是坚持选优配强。加强远程教育干部队伍建设,充分激活全县党员干部教育阵地资源,统筹整合村(社区)“两委”干部、选调生、年轻后备干部等,建立县级电教工作联络机制,组建县级部门、镇街机关、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6个电教学习小组,形成“1+6+N”模式电教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完善远程教育管理人员台账,共设站点管理员116名,严格执 行AB岗制度,实行备案登记、动态管理,促进队伍优势互补、业务有效衔接。二是注重教育培训。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县级层面每年举办1期远程教育工作骨干队伍示范培训班,强化相关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操作技能。全面推行镇街管理员“传帮带”村(社区)管理员工作机制,以“老带新”方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聚焦政治理论修养和远教终端设备运行维护,不断提升队伍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确保站点播放规范有序、学有成效。三是强化考核激励。采取日常检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信息员和站点管理员进行综合评定,对表现突出的信息员、站点管理员优先推荐为后备干部、外出培训、评先评优等人选,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供稿:潼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