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将17个镇(街道)、56个部门的领导班子及科级干部纳入重点排查范畴
●从自己查、相互找、群众提、领导点、组织审五个维度,构建立体化风险筛查机制
●分类建立领导班子、个人履职、“八小时之外”3类风险台账
近年来,陕西蒲城县紧扣干部监督管理常态化、精准化要求,围绕领导班子履职、干部个人履职、“八小时之外”监督三大方面,构建全链条风险排查体系,通过建立责任压实、精准排查、结果运用的管理机制,推动干部监督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截至目前,累计梳理各级领导班子履职风险432条、领导干部履职风险1022条。
压实责任,做好干部履职风险排查。将17个镇(街道)、56个部门的领导班子及科级干部纳入重点排查范畴。建立风险排查“三级责任清单”,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审定把关风险清单,确保排查方向不偏;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深入研判分管领域风险隐患,对突出问题逐项“过筛子”;干部对照“‘八小时之外’21条负面清单”等,开展自查。
推行“五维联查”工作法,从自己查、相互找、群众提、领导点、组织审五个维度,构建立体化风险筛查机制。在班子履职层面,聚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不规范、廉政教育虚化等问题,采取“部门互评+服务对象打分”模式,梳理风险点并加强问题整改。例如,县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心通过股室交叉评议和企业满意度调查,梳理出项目对接流程模糊、跨部门协调不畅等12项风险点。配套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整改机制。在个人履职层面,推行“理论测试+实践检验”双评模式,找出干部个人履职方面的不足。例如,陈庄镇通过政策理论测试,发现35%的干部存在政策领悟不深问题,随即将理论提升纳入“周学月考”范畴。
同时,实行“清单化管理+台账式推进”机制。分类建立领导班子、个人履职、“八小时之外”3类风险台账,为优化领导班子治理、提升个人履职能力、规范干部“八小时之外”行为提供支撑。创新“风险公示+动态调整”模式,将科级干部自查承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根据信访举报、巡察反馈等动态更新风险台账、进行销号式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