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将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作为破解监督信息壁垒、凝聚监督合力的重要抓手,通过机制规范化、流程标准化、成果实效化建设,形成“信息共享、问题共商、风险共治”的监督工作格局。
机制规范化:筑牢制度根基,构建协同监督体系。顶格设计明确职责,破解部门协同难题。修订《蒲城县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将纪委监委、巡察办、法院等16家单位纳入监督体系,新增县委宣传部意识形态监督、县委社工部基层治理评价等职能模块,建立“季度例会+专题会商”双轨运行机制。实行成员单位“三单管理”(职责清单、任务清单、负面清单),明确信息报送时限、格式及保密要求,将联席会议参与情况纳入成员单位年度考核,推动监督责任从“弹性要求”转变为“硬性指标”。
流程标准化:建立审核体系,把牢信息质量关口。创新三级审核机制,确保信息真实可溯。推行“初审—复核—终审”三级信息核验流程,成员单位报送信息需经业务股室经办人、分管领导、主要负责人三级签字确认,建立纸质台账与电子档案双轨管理模式,实现信息“集中登记、分类归档、定期研判”规范化管理。2025年第一季度,通过三级审核剔除重复无效信息12条、修正模糊数据8条,信息有效率较去年提升35%,为监督工作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联动精准化:强化数据运用,提升监督工作质效。聚焦关键领域,实现监督信息精准发力。建立“清单式”信息共享机制,在干部选拔任用环节实行“凡提必核”联动查核,2024年以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对318名考察对象开展政治素质考察,为建设过硬干部队伍筑牢政治防线。将联席会议机制向干部“八小时外”监督延伸,联合社区、信访等单位建立干部社交圈、生活圈信息互通渠道,制定干部“八小时之外”21条负面清单,通过联席会议共享酒驾醉驾、违规聚餐等问题线索。如2024年10月,县人民法院通过联席会议反馈某干部涉嫌危险驾驶罪线索,当即终止其任用程序,形成有力震慑。
成果实效化:深化结果运用,提升监督治理效能。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推动监督关口前移。依托联席会议信息库建立《干部履职风险台账》,按“高、中、低”三级风险等级分类管理,对1022条个人履职风险点、432条班子履职风险点实行分级预警。例如,县教体局根据联席会议反馈的校园安全管理漏洞,提前整改风险点18个、完善制度7项,实现监督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防控”转变。建立信息“双向反馈”机制,将联席会议收集的问题线索整改情况向成员单位通报,整改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2024年以来,根据联席会议信息对8名干部开展提醒谈话,为7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形成“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的干部管理生态。
供稿:蒲城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