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让铁的纪律在“八小时外”严起来,陇县从抓教育、抓监管、抓机制等方面着手,靶向用力、精准施策,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树牢法纪意识、筑牢廉洁防线。
注重抓教育、严自律,提升“免疫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强化思想教育是抓好“八小时外”监督工作的基础。一是用好“纪法课堂”明规矩。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党纪党规作为干部日常教育、监督提醒的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汲取教训、筑牢防线。二是用好“红色课堂”强党性。把锤炼党性作为终身课题,积极深挖本地红色资源,因地制宜开设“红色课堂”“廉政讲堂”“初心学堂”,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持续引领广大党员干部铸忠诚、明方向、担使命。三是用好“云端课堂”固根本。充分发挥网络教育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的优势,依托学习强国、宝鸡先锋、陇州先锋等资源,打造学习教育“线上矩阵”,定期推送理论政策、廉洁提示、典型案例等信息,确保纪律教育时刻“在线”,严防“八小时外”违纪违法。
注重抓关键、严监督,加固“防火墙”。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以严管护航成长,厚爱激励担当,把“八小时外”监督落到实处。一是突出家庭监督。发挥干部家庭“全天候”“近距离”监督优势,建立常态化家访机制,通过“看、谈、听、访”分类开展日常了解、心理疏导和提醒教育,常吹清正廉洁“耳边风”。二是突出重点环节。突出对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领域监督,常态化开展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违规兼职”“因私出国(境)”等突出问题整治,发现问题及时纠治整改,切实提升监督质效。三是突出结果运用。结合“八小时外”表现,完善干部“立体”画像,为选准用好干部提供依据。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以函询、谈心谈话等方式进行预警提醒。对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以适当方式还以清白,消除不良影响。
注重抓机制、严氛围,筑牢“压舱石”。聚焦“八小时”外监督难点,推进建章立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是健全“多方联动+信息共享”相融合的监督机制。建立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公安、审计、信访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健全信息共享、行为共甄及线索相互移送机制,对收集的问题严格核实、多方印证、立体评价,以严密监督管好干部“八小时外”。二是健全“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相衔接的监督机制。对“八小时外”违纪违法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建立党员干部“八小时外”行为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为干部言行划出“警戒线”,进一步扎紧扎实制度篱笆,引导广大干部净化“朋友圈”、纯洁“社交圈”、严管“生活圈”,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管住根本、管到长远。三是健全“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相协调的监督机制。充分联动党内外监督力量,压紧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干部日常监督和提醒教育制度机制,严管干部“八小时”内外言行;高度重视群众媒体民主监督,畅通各类监督渠道,规范受理处置12380等平台反映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监管体系,促进广大干部严格修身自律,慎独慎微慎初,切实筑牢拒腐防线。
供稿:陇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