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5年 / 第6期 / 正文

算法与台阶之间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5-04-03 15:35 作者:本刊记者 熊狮

每一通催单电话都让快递“小哥”心生歉意,委屈也往往由此而来


2.5公里的取件范围,50公里的配送距离。这是通常情况下一个网约配送员工作区域的上限。

城市中,每一条街巷都有他们穿梭的身影,赤橙黄蓝等醒目颜色外衣成为职业标配。接来送去的各种物品,有的为满足生活急需,有的是完成情感传递。

网约配送员被人们亲切地叫作“小哥”,可以说是身边陌生的“熟人”。每天都会擦肩而过,但总有一个时刻,人们会热切期盼他们的到来。

送还是不送:这是个问题

来自渭南市华州区的同盼峰,加入顺丰同城不过两年,最远有过一单从西安城区到咸阳兴平市,来回将近100公里的距离,收入约为120元。

这样的“大单”最受小哥们的喜欢,也是他们每天最大的期盼。同盼峰之前一直在外地手机工厂上班,干了将近11年,现在父母年龄大了,在西安工作可以就近照顾老人,家里耕种、秋收还能够出上力。

一名闪送小哥用手机拍摄空中的烟花

这份工作给他带来一定的自由度,很好兼顾工作与家庭的需求,个人的事情随时都可以处理。

与大多数小哥骑电动摩托车不同,同盼峰的摩托是油车。同样距离虽然成本要高一些,但胜在稳定,没有续航焦虑和换电麻烦,在工作中提升了他的效率和接单能力。

作为顺丰同城队伍里的“先锋”骑手,同盼峰在系统里面还享有一定的优先特权:看到单子早,就能够早下手“抢”。派活系统还会根据他当时的路线,贴心派来一些顺路的单子,任务量上来了,挣得也就多一些。

有一次送货从八里村到中贸广场,十几分钟的距离,客户一直在玩命地打电话催促。同盼峰无奈地说,“本来我们骑手送货就最着急,走的都是最快路线,要是这样一边走一边接打电话,不能专心看路就更慢,越慢越被催促。”客户的不理解,让小哥既不安又委屈。

还有一些单子,就像“烫手的山芋”,让同盼峰左右为难。有人因为矛盾或者感情纠纷,下单给人送花,但是花的品类和卡片表达内容却是恶意恶语。尤其在那种喜庆的节日,小哥如果不加分辨直接送过去,轻则挨骂重则可能还要涉嫌违法。

系统自动派单,从表面上几乎无法分辨哪些订单存在问题,店家只管出货,至于客户拿来干什么用无法干涉,加上时效的压力和送达当面签收的要求,最后一切责任都落在小哥身上。

“问题订单肯定不能送,有些正常表白的花束当事人都拒收,气呼呼地让我们丢弃处理,更何况这种惹纠纷麻烦的单子。”顺丰同城(西安环城东路以东至临潼)区域队长李锦涛说,“这个时候就得依靠团队的力量,我有权限能够联系后台剔除或者冻结恶意订单,解决个人处理不了的问题。如果小哥直接拒单是要扣钱的,还影响业绩。”

在大众认知里,小哥都是单打独斗,实际上他们也会按照区域划分形成车队组织。只不过这个队伍体系可以自愿选择加入,不加入也不影响自主接单干活。

“常年在外边跑难免有个剐蹭,自己处理费时费力,有的没有经验还容易吃亏、上当受骗,我对流程熟悉,就能给他们解除后顾之忧。”李锦涛说,“车队能及时给他们发放劳动保护用品或者公司福利。有重要任务的时候,我招呼一声,最多可以调动约200人,派送力量就能够迅速集中使用。”

难还是不难:求一些空间

早上7点,在西安专职做UU跑腿5年多的小哥王春垒跟往常一样开始接单,这个点主要是送菜或者早餐。

这个行业可以说是看天吃饭。平台有一套完整的算法,总结下来就是风雨越大,单越贵。时间从清晨到深夜、天气由中雨到大雨,不同时段、不同条件都是不同的单价,接单人少的时候也会加价,一般提价10%到20%不等。

商务区午饭时外卖集中送餐(拼版照片)

小哥提高效率的法子主要是节省时间。王春垒说:“干得久了,什么地方有单子,走在路上凭感觉自己都能预判。一开始去哪里都必须看导航,现在是心里默默一思索,怎么绕小路,怎么抄近路,已经是‘活地图’了。”

街巷就是他们的职场,遇到刮风下雨、严寒酷暑,订单立马多了起来。但在等待的间隙,小哥都经历过四下寻觅无处可去的尴尬。

小哥担心什么?进门难、停车难、找楼难、休息难。

一到中午,王春垒经常送餐到通化门地铁口的金花新都汇楼宇,这里集中了30多家企业的700余名员工,外卖和商务订单需求很旺。

“楼底下预留有外卖车位,还给做好了指示牌和路线提示。”王春垒说,“进门大厅可以直接放外卖快递储存柜,保安也很热情,招呼我们喝水,可以坐在沙发上休息。”

这个楼宇很“友好”,王春垒希望每一个送达的地方都能像这样。

小哥需要什么?是能够固定接纳他们的地方,歇歇脚、充充电、吃吃饭、打打盹……

“那天一早我出来接单,在康乐路那里等红绿灯,低头看见脚下树叶半盖着一个手机。”王春垒捡起手机向四周找失主,大家都摇头。

好巧不巧,失主是送娃上学的万年社区党委书记王思敏,“手机丢了,着急的是怕影响工作,里面有好多的资料。”

王春垒和王思敏约定在长乐路和公园北路十字路口见面,物归原主。王思敏想送点东西表示谢意,被拒绝后只好邀请王春垒到社区小哥驿站来坐坐。

这里本来是万年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大厅,在去行政化、去办公化、去形式化和改亲民化“三去一改”量化提升过程中,王思敏把视线关注到辖区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需求。

驿站设在长乐路与万年路口向北100米处,临街醒目、干净宽敞。这里配有饮水机、微波炉、桌椅沙发和各种接头的手机充电器,还有书籍、雨伞、药品箱等物品备用。门外,划定了专属区域,方便小哥的电动车停放充电。

来到这里,王春垒就像找到了“办公室”,随时都可以过来安安生生暖和一会。

合适再“合伙”:找一个答案

“我们有时候给孩子寄快递不知道怎么下单,只要给小杨打个电话,他就随叫随到。”中航万年小区的杨阿姨说,“交给他比自己去寄还要便宜些。”

杨阿姨口中的小杨名叫杨卓杰,也是一名UU跑腿的小哥。他跑得快、做事雷厉风行。

在城墙根长大,从小爬城墙的杨卓杰对家乡感情很浓,大学毕业后坚持不肯离开西安,家里给安排好的工作也不愿意去。

“我那时候就是‘一根筋 ’。”杨卓杰说,“自己选择的路,哪怕就是刀山火海,坚定走,不后悔。”

十几年的工作、创业,杨卓杰干过电脑公司的销售、西式快餐店的后厨,经常是下午3点一直干到晚上10点打烊,最苦最脏最累的活他都干过。凭着一股子劲,总算是挣到了一些钱。后来在快递刚刚兴起的时候跟人合伙,投资20多万元承包了一个网点,闯入一个全新的行业。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西安这座城市越来越喜欢。有外地朋友来,杨卓杰总是放下工作当“导游”。他还与近年来热度很高的网红超市胖东来神交已久,那种高度的服务意识和精诚的专业能力很打动他。

“事要正、心要正、人要正”是杨卓杰坚守的人生信念,在他的心里,有许多事情比挣钱重要得多。

“新冠疫情时候我跟着社区干部搬物资、做核酸,跑上跑下。有人酸我‘又不发钱你跑去干什么’,我说干就完了,能为社会做点贡献心里高兴。”

自那时起,杨卓杰就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他利用走街串巷的工作便利,免费为老年人跑腿,帮老年人解忧,他的电话号码也因此存在了很多居民的手机里。

前不久,杨卓杰在送货时发现小区一处围墙有裂缝,存在安全隐患,就马上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到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排物业公司修缮。

“小杨哥既是居民们的‘腿’,也是我们的‘眼’。”万年社区党委副书记李娅婷说,“类似的事很多,有了小哥帮助,各种安全隐患都能得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为了把像小杨哥这样的零散社会力量整合起来,万年社区首批聘任了包括杨卓杰在内的5名小哥成为社区“合伙人”,依托“全新全驿”建立起一支“乐衷·小骑兵”队伍。

定期帮助西美小区90岁的独居老人胡师傅买药,为西光36街坊的吴师傅上门打扫卫生,参与社区各类公益活动等,“乐衷·小骑兵”一直在忙碌。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