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4年 / 第5期 / 正文

地块小,“小产业”怎么“大”起来?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4-03-20 11:16 作者:本刊记者 徐旻禾

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和治理有效相辅相成,一个村如果和谐稳定、有凝聚力,就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员力量,如果治理跟不上,就算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常常难以继续,村庄也有可能败落下去。

镇安县城俯瞰图

镇安县在抓小产业的过程中,着重强调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的作用发挥,村党支部书记“头雁领飞”,支委和致富党员“群雁齐飞”,在外创业人士“归雁助飞”……结合各村实际,或是寻求新产业突破,或是把传统产业做大,还有村镇将群众的小产业牢牢绑在全县的大项目上,通过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田园、小加工、小商贸“五小”产业,促进片区群众增收致富。

“小产业”实施以来,全县2300余名党员致富带头人示范带动群众种植烤烟2.83万亩、魔芋0.8万亩,畜禽养殖128.6万头(只)。

新产业的突破

高峰镇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地域优势。如何科学规划充分利用起来,盘活撂荒地、林下空地等资源,还能带动群众稳定增收?高峰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成“一个产业、以点带面、辐射全镇”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种植烤烟 视觉中国/供图

营胜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是南五味子的适生地,但此前一直没有广泛种植。村党支部副书记李从学挖来南五味子的种苗在门前屋后试栽,并在林下套种魔芋、玉米、中药材和时令蔬菜。利用林下嫩草、蔬菜叶子养猪,再将猪粪发酵成农家肥反育五味子,实现立体种植。这样既可以给地表降温,还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林上+林下”模式是一次大胆创新,更是一次突破。李从学的南五味子基地占地63亩,其中育苗基地15亩,每年收入接近60万元,种苗销售收入30万元;鲜果收入10万元;干果作为中药材收入13万元;基地套种魔芋、蔬菜等收入5万多元;另外利用南五味子地里的嫩草喂养母猪五头,仔猪30头。

李从学的南五味子及种苗近的销往镇安县内的各村、社区,远的销往湖北、山西,不仅给自己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支持村里四户群众发展南五味子种植,带动村集体发展南五味子育苗基地50亩,为11户35名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像这样没有什么资源优势的乡村,在村“两委”带领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集聚众人智慧,常常也能“无中生有”发展产业,从空壳村变为产业兴旺、经济红火之地。

2021年冬季,茅坪回族镇红光村“两委”组织村民开会,研究破解传统养殖业周期长、见效慢的难题,寻找一个新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种植烤烟似乎是不错的选择。

在征求群众意见时,大伙担忧红光村土地干旱,每年夏季得多花不少钱浇地,前景不明。开会来了47人,只有13人明确表态愿意干,其余人都持观望态度。

面对种植经验不足、种植技术不到位、群众参与度不高等实际困难,村“两委”班子多次召开群众会、院落会,组织大伙去外地学习,党小组长和片长积极宣传烤烟市场行情、奖扶政策,同时动员农户流转土地、签订烟叶种植收购合同,推广种植技术,开展标准化生产。

“我父亲去县里其他烤烟村考察过,回来跟我说咱红光适合种烤烟,你作为村干部,理应带头先搞!”红光村监委会主任马博第一个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村集体。2022年,村集体将240亩烤烟地划分成四大片,由支委和村干部带动种植,村党支部副书记马洪林种植了53亩,扣除各种费用,亩均纯利润2000元。

从2022年的240亩到次年的300亩,从一开始村集体试种到四个支委带动种,再到群众自发申请种。2023年,红光村烤烟种植销售额就达到60多万元,给务工群众发放工资30万元。

“从前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养殖牛羊三年才能见利。自从村上开始种植烤烟,我们两口子从起垄、覆膜、烘烤到采收烟叶都自己干,一年能收入3万元。”赵家庄片长刘永印说,在村干部和片长的带动下,2023年,三名群众主动承包了150亩烤烟地,“繁忙时常见他们开着面包车到搬迁点来招工,大伙收入明显增加了。”

“我们也在寻求一个新产业,和传统产业长短结合,像烤烟产业和木耳产业,属于我们想实现突破的新产业,群众也有意愿。”茅坪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柯贤喜说,时下的茅坪镇,米满山川、果蔬飘香、羊肥牛壮……

传统产业的新做法

每年4月上旬,在小蚕共育室里,工人们撒石灰消毒、切桑叶、装车给小蚕喂叶,随后小心翼翼地清点、分装育好的小蚕发放给蚕农,蚕农只需要再喂养十来天,小蚕就能结茧成为商品。

村民收集蚕茧

小蚕共育室起源于达仁镇丽光村,全镇全年养蚕数量占县里三分之一以上,2023年养蚕1050张,有规模化养蚕场40座,主力就是丽光村。

达仁镇自清乾隆十八年就开始栽桑养蚕,到20世纪80年代成为镇安县养蚕第一大镇,最多时养蚕3600张。可后期由于茧丝价格起伏不定,新产业冲击了蚕桑产业的主导地位,养蚕数量一度下降至不足500张。

如何让蚕桑产业再次焕发新活力,镇安县力推“小产业”建设,要求各村干部和致富党员“群雁齐飞”。

小蚕共育室从蚕卵孵化、消毒、桑叶喂食、湿度控制等环节提供全流程服务,帮助小蚕度过发育初期,等生长到抗病能力强、存活率高的三眠二期后再分户饲养,减少了农户的养殖风险。

为了壮大优势产业,丽光村成立蚕桑产业发展党小组,在村里工作了40多年的原村党支部书记胡树田担任蚕桑产业发展党小组的组长,成员还有村委会副主任尹余良以及其他三名片长。

在实际走访中,不少群众反映需要现代化的养蚕工具。“旧有工具不分格子,两只蚕挤在一个蚕茧里,结丝少。我们学习广西、四川的经验,买回了方格蔟,一只蚕一个格子,结出的蚕茧质量高,颜色白、品相好。”胡树田说,这样的蚕茧售价也更高。

在达仁镇,蚕桑产业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蚕桑一体化发展经营模式,通过四个蚕桑产业党小组,打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蚕桑产业党建联盟,成立蚕桑产业服务队,开展产前、产中、产后以资金、技术和生产组织为主的协作服务,让群众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七岔沟片区村民鲁永梅养蚕14张,一季收入就有2万元。

目前,全镇有桑园1.35万亩,蚕桑专业合作社24个,养蚕户1200户。2023年,全镇养蚕3689张,蚕桑产业综合产值达850多万元。

除了蚕桑,达仁镇的传统产业还有茶叶,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象园茶”就出自此地。全镇茶叶种植3200亩,由四个专业合作社带动发展,丽光村争取项目建成茶叶加工厂,委托合作社加工茶叶,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分红5万元。

2022年,投资52万元的茶叶加工厂投入使用,能满足周边200户群众的鲜叶加工需求,茶农告别了原来鲜叶卖不上价,四处寻找加工厂的窘境。“我们家种了12亩茶,每年采鲜叶1200斤,以前得跑到十公里外的加工厂才能加工,每加工一斤茶叶还得付费20元。”七岔沟片区茶农王世中说。

2023年,全村茶园产鲜叶7万斤,产茶1.6万斤,现有的加工能力已经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群众跟片长反映,现在从杀青到烘干的时间还是太长,影响加工效率。我们计划把现有的厂房向其他片区扩充,再增加一台茶叶加工设备。”丽光村党支部书记熊贤军说,旧设备加工四斤鲜叶产一斤干茶,新设备加工500克干茶可以节省80克鲜叶。

达仁镇还计划在狮子口社区移民搬迁点的社区工厂引进茯茶设备,把全镇茶产业的采茶周期从每年3、4月向后延伸两个月,进一步增加茶农收益。

“我们计划创建国家级产业强镇,就得通过系统规划、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达仁镇党委书记马泽博说,镇安县蚕茧产量仅次于石泉县,排名全省前三。他们已经跟安康市一家蚕桑产业龙头企业对接,要把达仁镇打造成商洛蚕桑基地,延长蚕桑的产业链,实现全流程标准化生产,带动产业发展和养殖水平。

镇安县供销社也计划在达仁镇建设蚕桑初制加工厂,将鲜茧烘成干茧,解决鲜茧不耐储存的问题,干茧还可以直接用于制作蚕丝被,提升价值。

“在产业链前端,我们改变向外买蚕种,到自己选育蚕种,降低成本。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增加深加工项目,用作肥料的蚕沙做枕头,桑枝则可以做成袋料,培育桑黄菌,每斤售价达到1600元。”马泽博说。

小产业绑在大产业上

色呈肉红、颗粒饱满的岭沟贡米虽然历史悠久,但因为产量低、口感糙,群众种植的意愿并不高,只有村集体小片为了保留种子而种植,最少时缩减至十亩。

在领沟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汪冠鸿印象中,20世纪90年代末期,贡米每斤价格15元,村民靠种米年收入不到3000元,许多人选择外出务工,土地随之撂荒。

月河镇西川村稻田

这十亩地的种子一年年保留下来,直到2018年,县农业局选中岭沟贡米产业,选育良种,改变原先的人工种植,推进农机、旋耕机全程机械化,保证稻米的品质和产量。

2023年,岭沟贡米单价卖到了每斤50元,年销售额160万元。产量和效益提升后,岭沟村探索稻田养蟹养虾,用虾蟹的代谢作肥料,打造有机产业链。

岭沟村由能人成立领沟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邻近的东庄等村种植贡米200多亩,年用工500人次。“我们已经实现全程机械化,人工主要是捉虫子、晾晒等方面,通过片长微信群通知招工。”汪冠鸿说,每年中秋节到国庆节期间是贡米的晾晒期,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得翻一次米,是用工高峰期。

瓦房沟片区片长汪名华的邻居汪冠群家有六口人,儿子媳妇带着两个孙子在外打工。

汪冠群和妻子谢光荣通过在贡米种植基地打工,负责除草、逮虫、晾晒谷子,一年收入1.5万元。“片长对片区群众情况更熟悉,通过巡查谁家人在家,谁家外出务工都能及时掌握,像‘躲尖’爱偷懒的就不叫他来。”汪名华说。

西口回族镇青树村村民白宗汉也是通过片长的介绍来到水产智慧养殖产业园务工的,10月前后正是螃蟹膏黄肥美的上市期,白宗汉每天都得在园区参与巡塘、喂饲料、捕捞等工作,平均每个月能收入3000元。

2021年,投资1.2亿元的镇安县水产智慧养殖产业园开工建设,一期现代农业园区已经完成,二三期还将培育特色农业产业群,建设生态康养度假区。

产业园区的建设将原先程家川的湿地荒滩变废为宝,不适宜种庄稼的下湿地变为养殖园、蟹稻田,亩产值达8000余元。全镇产业从原来单一的种植养殖产业,延伸出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拓展了农业增值空间,补齐了产业链条。

西口镇221个片区中,智慧产业园区就覆盖了16个。从建设初始、征地、招工、协调矛盾纠纷,各片区党小组长都参与其中,不少在园区务工的群众也开始琢磨从事水产养殖。

在高峰镇,村民的小产业与全县的大项目结合得更为紧密。

走进兰花形状的秦岭蕙兰名品培育中心,正中央的斗兰台十分醒目。斗兰,起源于元代,盛于明清。斗兰,可两人单斗,也可多人共斗,或团队混斗,各家选出名兰,以花或叶的色、香、形、韵、奇、稀等为审美标准,争妍斗艳,竞争花魁。

每当兰花开放时节,阳光穿过玲珑剔透的钢结构和玻璃幕墙,投射在成千上万盆姿态各异、品种不同的兰花,香气袭人。

秦岭蕙兰名品培育中心是中国·镇安兰花产业园核心区域。园区与全国24家兰花协会、县内263户兰花大户、2126户兰花散户建立合作关系,入驻兰花企业65家,养殖栽培兰花10万盆50万苗。

培育中心前后是展示交易中心与生产基地,当地群众通过在花棚中务工增加收入。看到了兰花种植可观的经济效益,不少农户纷纷学起了育花技术。“像兰花育苗这些技术都是在这务工时免费培训的,边学边做,上手也很快。”正河村村民王丽说,“等我掌握了兰花种植技术后,准备也找一个大棚,自己种植和销售。”

“小产业是相对大产业而言的,是把群众家家户户的产业绑定在大产业上。”园区所在地高峰镇组织委员张建国说,依托产业园区这个大项目,不但能让群众依托兰花产业,通过联营联业联股等形式直接增加收入,还可以通过出租合租等形式,开办农家乐、民宿、进行创业就业,增加财产性收入。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