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4年 / 第2期 / 正文

“能歌善舞”的陕西剪纸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4-02-04 17:04 作者:李战民

“小剪刀、咔嚓嚓,我们一起剪窗花。剪出雪花漫天舞,再剪一个鱼娃娃,开开心心过年啦!”又是一年岁将尽,忽然听到这熟悉的儿歌声,不由勾起我对剪纸艺术的记忆和与民间艺人交往的故事。

剪纸大师贾四贵剪纸代表作《与时俱进》

老家地处长安西部的沣河岸边,这里是西周王朝建都的丰镐圣地,素有过年贴窗花、供门神、敬灶王爷的年俗。小伙伴的母亲,虽然年纪不大,但在村子辈分却很高,我们都叫她“三婆”,就是一位剪窗花的能手。她从小跟着母亲学剪纸,十来岁就剪啥像啥,人称“十四红”。村里谁家有了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她不请自到,在她手中,不论是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河里的鱼虾,看家护院的狗,生产队养的大牲口,都剪得栩栩如生。尤其是过年的窗花,什么连年有余、五谷丰登,还有喜上眉梢、老鼠嫁女等,都剪得惟妙惟肖,身边经常围着一大堆的姑娘媳妇跟着学。

“一看窗子二看帘”

三秦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关中到陕南、陕北,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首当其冲的延安剪纸,文化历史悠久,地域特色鲜明,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除了最常见的窗花外,还有炕围花、窑顶转花、家什装饰剪贴花、服装佩饰替样花等。在陕北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包括剪纸和绣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看窗子二看帘”,看窗子是看剪的窗花,看门帘是看绣花的本事。大家普遍认为,心灵手巧的女子肯定聪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聪明伶俐。所以在陕北农村,窗花剪得好,格外为人敬重。进入寒冬腊月,婆姨女子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互学剪花,有好样子出来,人人争相替样。正月里走亲访友、相互串门,看到好的窗花,便是这家女人手巧的体现。 在漫长的岁月里,她们学会了创造,把对生活的向往、生命的敬畏、自然的热爱,都剪进了这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窗花里。

剪纸大师贾四贵剪纸代表作《龙福献瑞》

“小剪子,剪头尖,百样故事都能剪;上剪神,下剪仙,开花容易剪花难。”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鲁艺的美术工作者学习群众的剪纸,创作了一批反映边区人民生产战斗的新窗花,既发挥了宣传教育人民的作用,也推动了群众性新窗花创作的发展。延安文艺纪念馆,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新剪纸、新年画,有罗公柳的《寿翁》,力群的《织布》,赵城的《老大娘喂伤员吃饭》,夏风的《担架队》《下乡去》《拥军秧歌》《参军》,古元的《讲究卫生》《人兴财旺》等生活气息浓厚的作品。1944年,陕甘宁边区首次展出了西北地区的民间新剪纸作品。1947年,陈叔亮编著的《窗花——民间剪纸艺术》由高原书店出版发行。1949年,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艺术系搜集,艾青、江丰选编,晨光出版公司印行的《西北剪纸集》,共收录窗花100幅,其中80幅窗花是从民间窗花中选出来的,20幅是新的窗花,为新中国成立后剪纸艺术的发展拉开了序幕。著名诗人艾青在序言中说:“这些剪纸,像刺绣一样,大多出于家庭妇女之手。”“可以说是农村家庭的产物,是没有印刷条件的处所的艺术品,它不像绘画需要多种的色彩,它的工具和材料只要一把小剪子和几张色彩的纸。正因为这些剪纸出于老百姓的手,所以它比其他的美术品,都显得淳朴可爱,就像一曲一曲的民谣,很生动地写出了人民的感情、趣味和希望。”

“剪纸界的毕加索”

“秦中自古帝王都,历尽周秦与汉唐。”关中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长安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根系。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久远的文明传承,创造出陕西别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和人文环境,孕育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04项,其中74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加强对这些非遗项目的保护,陕西已命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92人,其中78人为国家级传承人。在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有一幅由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库淑兰创作的巨制剪纸作品《剪花娘子》,特别引人注目。只见这位圆脸、大眼睛,头戴凤冠、身披七彩霞衣,形似菩萨的剪花娘子,端坐在莲花台上,围绕在她身边的还有11位或坐或站、或大或小、或侧或正,不同形态的剪纸娘子,构成众星捧月的景象。整幅作品构图饱满、气势恢宏、色彩斑斓、缤纷华美,给人以肃穆、庄严、圣洁、崇高的美感。这也是库淑兰心目中人神互化的偶像,代表了她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剪纸大师贾四贵剪纸代表作《龙脉相续》

从小酷爱剪纸的库淑兰,曾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自17岁嫁给丈夫后,历尽生活的磨难,接连生了13个孩子,最后只养大了两男一女。她既要侍候公婆和丈夫,还要生儿育女,承担繁重的家务。在这种近乎绝望的煎熬中,唯有苦中作乐,才不至于被生活击倒,剪纸成为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在一刀一刀地剪裁窗花里,库淑兰极力寻找生活的乐趣,在不断的实践中,她剪窗花的技艺与日俱增。让人惊奇的是1985年秋天,库淑兰上山采药时不慎失足,掉下深崖不省人事。正当家人给她准备后事时,她却突然清醒过来,并声称自己是“剪花娘子”下凡。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的库淑兰,作品风格也随之大变。此前,库淑兰的作品以“叙事”为主,她用简洁、朴素、单纯的艺术语言,以及绚丽、浪漫的色彩,诉说着乡村生活的纯真和质朴、艰辛与苦难以及蓬勃的生命力。后来的作品则以“表现”为主,像毕加索那样,用夸张、抽象、粗犷的风格,揭示人生百态、世间万象以及精神信仰的力量。1996年,库淑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杰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称号,从此享誉海内外,被誉为“剪纸界的毕加索”。1988年,以库淑兰为首的旬邑民间剪纸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让她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美术大师,其作品多次占据国内外重量级艺术刊物的头版头条以及美术馆的专门展厅。即使在逝世多年后,库淑兰的名字和作品,仍不时出现在公众视野里,让世人见识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生机和魅力。

这些雅俗共赏的作品,在艺术手法上常用象征、谐音、寓意的手段,来表达吉祥福喜的美好情趣。如《喜上眉梢》,由喜鹊与梅花构成画面,而“梅”与

“眉”谐音;《连年有余》用莲花和鲤鱼构成画面,因“莲”与“连”,“鱼”和“余”谐音;《五谷丰登》居中是写有“丰”字的粮囤或者麦捆,周边图案由五种粮食作物组成。还有用蝙蝠、桃子组成的《福寿图》,除了“蝠”与“福”谐音相同外,桃子则是长寿的象征。象征爱情的有鸳鸯、龙凤、双喜字,象征如意的有灵芝、云纹,象征人丁兴旺的有石榴,镇宅辟邪的有老虎、狮子、钟馗等。

“天子无戏言”

中国剪纸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史记·晋世家》记载,晋国的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当初,周武王与叔虞母亲交合时,其母梦见上天对周武王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名叫虞,我把唐赐给他。”待武王夫人生下婴儿后,手掌心上果然写着一个“虞”字,就给儿子取名为虞。周武王逝世后,周成王继位,唐发生内乱,周公灭了唐。一天周成王和叔虞兄弟俩做游戏,成王把一片桐树叶剪成圭状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分封你。”史佚便将此事记录下来,请求选择一个吉日封叔虞为诸侯。周成王说:”我和他开玩笑呢!”史佚说:“天子无戏言。”于是,周成王把唐封给叔虞。这可能就是中国剪纸艺术的起源吧。

所谓剪纸,本义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其载体就是纸张。在纸出现之前,以雕、镂、剔、刻、剪等技法,人们已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树叶上剪刻纹样。但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是汉代纸的发明之后,这才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196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发现了两张团花剪纸,采用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为我国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唐代诗人杜甫诗云:“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白居易也有“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的诗句。李商隐则用“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的诗句赞美剪纸。从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作品中,可以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了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高度繁荣的时代,造纸业趋于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走向民间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成为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剪纸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美观;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中各种人物造型;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花制版,也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还有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也是采用剪纸的技法,有阴、阳刻之分,长线要割断,以点线分虚实。这些传统的技法技艺,至今仍在民间传承,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达到鼎盛繁荣。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加工而成。人们司空见惯的是将剪纸作为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窗花、柜花、喜花、墙围花、棚顶花等。在剪纸的成员中,除南宋以后出现的纸扎花样工匠外,妇女一直是民间剪纸手工艺的基本队伍。原因在于,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重要标志,作为女红必修技巧的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制作。她们从祖母、母亲或姐妹那里,要来剪纸的花样,然后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和热爱的自然景物,如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从而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心中的花样、图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让艺术生活化,永远服务大众”

陕西剪纸,比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砖相似的《牛耕图》等,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活化石”。

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让这一古老的文化活起来,当代陕西非遗传承人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2011年,为让古老的剪纸能歌善舞,将古老的陕北民间剪纸艺术和现代动漫技术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间艺术产业化的新路径,在延安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海水木动画设计有限公司联袂我省剪纸艺术家贾四贵、高河晓等人,推出了长达30集的剪纸动画片《延河湾》。该剧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延河湾”村男女主人公山林、彩凤的感情发展为线索,通过剪纸动画片的形式,生动反映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趣人趣事,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革命圣地延安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至今仍在网络传媒上,被点播和欣赏。

一个偶然的机会,巧遇剪纸艺术家贾四贵,谈起《延河湾》动漫剪纸的创作,他仍激动不已、如数家珍。贾四贵说每集一个小故事,包括新农村建设规划、旧村改造、移风易俗、计划生育、合作医疗、农家书屋、农民文化室、大学生村官等内容,由他承担的剪纸创作任务达上千幅。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为构思一个场景,剪出一个人物,他往往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但功夫不负有心人,该剧在中央台播出后,收到良好效果,先后荣获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工程奖和全国“金喜鹊”动漫创作优秀作品奖。

作为剪纸艺术界的知名人士,贾四贵一直活跃在公众视野中,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还有《光明在前》《云端延安》《虎豆祥符》《祥运普照》等。其中,《光明在前》图案简洁明快,一边是毛主席手书的“光明在前” ,一边是毛主席头像,表达了延安人民对毛主席的深情厚谊。《云端延安》由“宝塔山笑迎天下客”“凤凰山起舞展新姿”“延河水滚滚奔向前”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图案构成,寓意深长,祥瑞喜庆,堪称佳作。为给在校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创新、多元化的艺术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潜质,不久前,他在西安高新第四初级中学设立了“贾四贵校园艺术工作室”。谈及今后的打算,已经66岁的贾四贵动情地说:“让艺术生活化,永远为大众服务;让生活艺术化,当好剪纸艺术的守护神。”这不仅是贾四贵的终生追求,也说出了更多非遗传承人的共同心声。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