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锻造坚强有力的机关基层党组织,只有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机关党建工作才能落地生根。”这为加强机关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目标任务。
当前,各级机关十分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理顺管理机制,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短板和不足依然存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制约着机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
——党员教育不够精准。个别党组织存在党员教育管理计划性不足,随意性较大,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单纯依托上级的工作安排,不分析受众的学习需求,在教育过程中只会照本宣科,以工作代替学习,将部分学习内容在平时大会小会上作碎片化、穿插式的强调要求,未做深层次解读;一些基层党组织教育培训内容缺乏精准性,往往根据上级的统一安排开展培训,没有按照“缺什么、学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系统谋划推进,导致政治理论性、政策性培训内容较多,业务性、专业性、实用性培训内容偏少。
党员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参观学习 视觉中国/供图
——基层党组织运行不够规范。部分机关单位存在基层党组织规范化率低,落实“三会一课”不积极、常态化开展民主评议党员不充分、主题党日活动不扎实等问题。另外,一些党组织书记、专职党务干部的能力素质还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要求,对党建理论、党务知识不熟悉,围绕中心开展党建工作思路不宽、方法不多,工作标准不高,敷衍应付,导致工作开展不经常、党务不熟悉、指导不到位。
——工作推动不够有力。一些机关党建工作发展动力不足,自我创新的能力不强。党组织在活动形式上主要以“三会一课”为主,内容单调,方式单一,效果不明显。在利用微信群、网上微课等网络创新组织活动方式上创新探索不够,难以适应机关中不同年龄段党员的需求,无法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在活动内容上,大多以理论学习为主,内容平淡,没有贴近工作实际和党员诉求,加上部分党员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教育、培训,感受不到党组织的关心关爱,党员主体意识缺乏,进而导致机关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不足。
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组织力强弱直接关系着机关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高度重视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机关党的组织建设一条重要经验。实践证明,只有具备强大的组织力,机关基层党组织才能更加坚强有力,才能有效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严格责任,抓实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牢固树立抓党员教育管理就是建政绩的观念。要推动各级党组织树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抓好了,党员作用就会有效发挥,党的执政地位就稳固了,成绩也就凸显了”的理念,让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解决危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问题的重要举措,以强烈的政治意识,站在全党大局上看问题、想问题,抓实抓细党员教育管理这项工作。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责任机制。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实现“组织来管理、专人来负责、制度要执行”,注重经常性、日常性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同时建立起可衡量、可实施、可修订、可追溯的全过程考核体系,把抓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好坏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任务指标体系和监督考核机制,压实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通过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全过程监督,将工作任务分阶段、分目标的拆分开来,确保计划一项、实施一项、见效一项。
理顺思路,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运行。要牢固树立标准意识,以党章和党内法规为根本遵循,按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要求,对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职责、组织设置、队伍建设、机制保障等提出规范性要求,建立机关基层党组织可遵照执行、上级党组织可考核监督的标准体系,在工作上有标准、程序上有规范、进度上有把控、过程上有监督、结果上有反馈,不断提升机关基层党组织运行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要以发挥作用为目标,加强机关党建阵地的硬件设施建设,突出阵地的综合功用,体现实用性、教育性,真正使机关党建阵地发挥出红色教育、坚定信仰、激发干劲、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
严管厚爱,破解机关基层党组织内生动力不足难题。用好党的组织生活这一经常性手段强化组织管理。党支部应督促党员每月参加一次党日活动、按期交纳党费,按时参加“三会一课”等活动,严格党员党籍管理。加大党员监督和组织处置力度。坚持党员教育管理的政治标准,根据《中国共产党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办法》,完善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健全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切实用好提醒谈话、批评教育、限期改正、劝其退党或除名等教育管理和组织处置方式。坚持从严教育管理和热情爱护相统一。应注重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上激励关怀党员,特别是生活困难和年老体弱的党员,切实增强广大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
(作者单位:西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