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4年 / 第22期 / 正文

同题共答,让民生不“跑题”

——心中有“答案”,就可防止“偏题类出”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4-12-18 15:31 作者:李彬

户籍人口不足5万的“人口小县”全国有95个,陕西有4个,佛坪县以3.26万人位列其中。

不久前,中央编办负责人透露,正在研究提出更大范围推进人口小县机构优化的意见建议。破解人口小县资源力量分散的问题,推动机构职能更加协同高效是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

佛坪县的“降本增效”是从挖掘干部潜能、激活群众动能开始的。同题共答,就是让出题人参与答题,避免“偏题、怪题”为难群众,同时整合相邻地域、相同行业各种资源,让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发展的洪流。

走出“无限诉求、有限资源”的困境

佛坪全县3万多人,县城就常住8000多人。袁家庄社区是全县唯一一个街道办的唯一社区。早在几年前,县委就给袁家庄街道“点题”:建设成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在“同题共答”的合力下,3215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很快就建好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台”“居民大客厅”等等活动空间应有尽有。

但袁家庄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高平却发现,对社区服务需求更高的老年人来得比较少。

袁家庄街道王家湾村民采摘八月瓜

原来,县里的老年人大多住在老旧小区集中的椒溪大桥以北,而服务中心建在椒溪大桥以南。虽然距离不算太远,但很多老年人腿脚不便,不愿意到桥南去。

于是,2023年县委组织部征集“集成点题”的题目时,高平上报了建设桥北片区群众家门口活动阵地的想法。没想到,县委很快就开始项目化推进,还指派县住建局来“同题共答”,并规定了答题时限。

在袁家庄街道办、住建局和社区反复研讨后,县住建局协调到了桥北片区中心位置印刷厂小区的两间闲置库房。从尘封了十几年的库房到里外焕然一新的小区党群服务站,只用了短短几个月。

“不敢相信我们这小小社区能撬动这么大的项目。”高平感慨,有了“同题共答”这样上下联动的机制,社区正在走出“无限诉求、有限资源”的困境,少了许多想解决问题却力不从心的感觉。

在活动场所的设置上,这个党群服务站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居民的特点,专门设置了老年休闲区、木兰成长空间、银发餐厅,还建成“一河两岸·情暖椒溪”爱心驿站,为老年人、环卫工人、快递外卖员等提供免费午餐、热水、雨伞、早教等服务,让每个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有了活动阵地,社区把更多的心思花在群众身上,让更多活动走进小区院内。母亲节、端午节等节日,常态化开展群众家门口活动,还定期邀请擅长书法的老党员在社区党群服务站为孩子们开设毛笔书法小课堂;协同派出所民警,开展防养老诈骗主题宣传讲座,普及防骗知识……结合重点群体需求,袁家庄社区不断丰富服务供给。

“自打咱这个服务站建起来,我感觉我妈像变了一个人,以前成天在家穿个睡衣玩手机,有时候不出门都懒得刷牙洗脸,现在天天来这里参加活动,整个人精神面貌都好多了。”今年的母亲节活动上,居民彭红拉着高平的手激动地说着母亲的变化。

“社区党群服务站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倾听、回应群众心声的连心桥。社区干部要把社区服务做到群众身边,还要将每一件小事都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袁家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肖亨说,居民们越来越多的需求在社区得到满足,这两间“库房”成为桥北片区群众爱来、愿来、常来的地方。

今年,袁家庄社区又在有806户的艾佛小区租了两间房子,来延伸触角、扩大覆盖面,将“袁亲近邻”这个模式继续推广下去。袁家庄街道党工委书记桂鑫乐感受到,“同题共答”已经从开始的“要我做”,正在朝着“我要做、我想做”演化。干部状态变化带来明显的变化是,袁家庄街道的考核成绩从上年度的倒数第一一跃成为正数第一。

“成才”高于“成绩”

生源外流、教师干劲不足、家长身心疲惫……回溯几年前,“把娃的初中安排到哪里去”是佛坪县众多家长的难怅事。

2024年,佛坪县初级中学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消息传来,很多人心中汹涌起感动与振奋。

佛坪县城

从全汉中市倒数,到全市上游方阵,再到获得国家级的荣誉。佛坪县初级中学一直在谋求更多合力,朝着“把群众家门口的学校越办越好”这个目标驰而不息。

“佛坪的孩子,学习后劲大。”这是很多汉中市的高中老师对佛坪生源的评价。

探寻答案,佛坪县的做法恰恰是在内卷时代肯下慢功夫,而这样的定力,来自县委“同题共答”给的坚实保障。

几年前,佛坪县主动将县域内6所违规校外培训机构全部予以关停。在县城盛产“小镇做题家”舆论甚嚣尘上的当下,佛坪全县没有任何一家补习班,校内晚自习也在20点50分就下课,让很多人都不敢相信。

在很多县城生源流失不断加重的趋势下,这些看似“不内卷”的举措,让佛坪县实现逆袭,不断接收到从市里回流的学生,入学率和升学率接连几年上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未来,我们不想在初中就榨干孩子们的学习动力,而是想让孩子们上学三年,受益一生。”佛坪县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杨世勇认为,让学生们会自学、会思考、会研究、会表达,远比只会刷题考试更加重要,也是“把群众家门口的学校越办越好”的应有之义。

佛坪县的教育实践也表明,当学生在课内外能够自主选择和追求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时,他们便更倾向于主动探索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大幅提升。

作业少了,补课没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保证?怎样答好县委的点题?如何回应家长们沉甸甸的期许?

佛坪县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落实“双减”,要“减”有方向,“增”有质量。除了做足“减法”,更需要做好“加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学习就能“吃饱”“吃好”。

但仅靠本校教师努力,显然无法弥合与大城市的重点中学师资水平间的差异。在县委统一调配下,作为一个财政并不那么宽裕的小县,不惜代价改善办学条件。佛坪引进希沃一体机和智能听学系统,让身处佛坪的学生与千里之外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师生可以同上一堂课。这朵推动教育公平优质的“云”,让秦岭深处小县城的同学们对白板、教育大屏之类的信息化设备不觉陌生,对课堂上的内容常觉新鲜。

其实,名校名师资源不难获得,真正难得的是能够帮助学生消化远程教育内容的老师们。技术不是万能的,只有满足一定条件时,技术才能真正推动教育平等——而这一条件,就是人。

在“同题共答”的推进中,佛坪县初级中学把教师待遇改革也作为重要环节。打破吃大锅饭的老传统,让每位教师的工资都与师德、工作量、工作业绩各个方面挂钩,还用增量绩效来作为激励。一年下来,最高者和最低者收入差距能达到1万多元。

“这在全县单位来讲,都是绩效差距最大的,但执行以来没有老师抱怨过,大家都很认可这个制度,而且形成了一种积极向好的风气。”佛坪县初级中学副校长陈树生对改革成效颇有感慨。

“‘同题共答’让我们有了底气,大山深处的县城中学不能只满足于过得去,还要过得硬。”佛坪县初级中学校长杨世勇坚信,教育是一段很长的路,有些东西,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才会更加有分量,也才会发生质的变化。

让“点上花”结出“面上果”

“已有12235人参观打卡”,在佛坪县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门前的显示器上,打卡数字实时更新着。这个位于岳坝镇草林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小小教育基地,被陕西省总工会命名为“陕西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照片、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事迹,很多来参观学习过的干部都曾在这里红过眼眶。

佛坪县境内秦岭羚牛 视觉中国/供图

200平方米的展厅里,浓缩展示着岳坝镇抗美援朝和佛坪“3·28”扑火英雄、“6·9”特大洪灾抗洪救灾烈士朱显发,及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余剑、全国劳模吕国友、为保护大熊猫牺牲的曾周等先进事迹和动人故事。

作为偏远的乡镇,岳坝镇拥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却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一直埋头于传统农业发展。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五种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劳模精神、科学家精神、抗洪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在岳坝镇都能找到鲜活的案例,但不知该如何系统梳理,更没有让它们发挥出应有的时代价值。

2021年,佛坪县委组织部为岳坝镇点题: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展“党建+文旅”。岳坝镇开始向外寻求“帮手”,启迪思路、开阔思维。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于是,县委、县政府直属部门和农村实用人才的教学资源,辖区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重点项目的实践资源,红色革命、绿色生态、金色产业“三色”教育资源,都陆续被岳坝镇系统高效地利用起来。

锚定“生态旅居,文化沁心”的定位,岳坝镇成立4支“火种小组”,开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系列活动,还打造“岳小宣”理论宣讲“轻骑兵”品牌,以“荣誉书记+发展顾问”引才聚才,开始探索发展生态游、研学游、旅居游,形成了“县城—干部教育基地—太极梯田—何氏民居建筑群—岳坝大城壕—大古坪”大众性路线及科考探险旅游线路。

在和岳坝镇“同题共答”的过程中,县委党校的创新灵感也仿佛被激发。建立起“县委党校+镇街道党校+农民夜校”三级培训网络,让“县级讲师走下去、镇办干部上讲台、农村实用人才进课堂”,建立起一支“专家教授+优秀党员干部+土专家”等多层次师资库,开辟党员干部教育步入快车道。

党员群众“点菜”、镇级党校“下单”、师资库能人“下厨”,镇级党校将教学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户院场、项目工地,打通了农村党员群众教育培训“最后一微米”。

2022年,佛坪县率先在全汉中市实现了镇级党校全覆盖。各镇级党校聚焦组织振兴、产业兴旺、基层治理、矛盾调处等镇村基层干部工作中的“棘手事”“难缠事”,群众的急难愁盼烦心事,按照干部“缺什么、学什么、补什么”原则,制定计划、精选课题、对症下药,从政策上找路子、从技术上想办法、从问题上寻突破,制定“合口味”“能吸收”的课程,确保干部坐得住、学得好、用得着。

“有方向也有方法,既能提升实干技能,还能点燃激情。”在担任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讲解员几年后,岳坝镇组宣委员高蓝又和“火种小组”的小伙伴们开始探索用“政务新短片”的形式继续讲好佛坪故事。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