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有活没人干”与“有人没活干”现象并存。必须统筹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着力促进研教产服深度融合,多措并举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转型之需
从理论上讲,就业是一种“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即劳动力供给取决于市场需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技术革命及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就业市场。这种新形势,一方面对就业岗位数量带来了挑战。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指出,2023年—2027年五年间,全球将创造约6900万个新工作岗位,并将淘汰8300万个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对就业岗位配置产生深刻影响,使就业需求呈现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的结构性特征。
就业招聘现场
绿色化转型丰富岗位种类。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入推进,“综合能源服务员”“碳汇计量评估师”等绿色职业大量涌现,不断丰富拓展就业领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标识出绿色职业134个,约占职业总数的8%。
数字化转型拓展岗位空间。近年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对就业岗位形成了明显的创造效应和替代效应。一方面,淘汰了一些事务性和生产服务类岗位;另一方面,创造了大量诸如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等新岗位,极大拓展了劳动者的就业空间。据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数字人才总缺口在3000万人左右。
智能化转型加速岗位更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对产业转型的持续赋能,智能化已成为推动就业岗位结构性转型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岗位需求十分旺盛。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接近5800亿元,核心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人员、商业智能分析师、机器人工程师等相关岗位需求量快速增长。猎聘大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职位同比增长321.7%。
高端化转型促进岗位提质。当前,随着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对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源附加值的劳动者需求越来越多;随着传统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对机械设计工程师、算法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等的需求将更加旺盛;随着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对技术技能等级较高的专业性、技术性和服务性岗位需求持续增加。
技能之缺
从就业市场供给侧看,部分高校毕业生、转岗劳动者、在岗劳动者等群体的技能素质还存在不少“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
高校毕业生亟需“技能提升”。当前,工科教育存在“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的倾向,“产学研”脱节问题比较突出,工程技术人才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较弱,符合市场需求的就业能力有待提升。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42.0%的毕业生虽对高端制造业有较强求职意向,但因缺乏相应知识和技能而无法胜任该领域的工作;52.2%的毕业生比较认可通过“回炉”职校学习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汽车维修技术
转岗劳动者亟需“技能转型”。技术进步对就业既有“创造效应”,也有“替代效应”。对于那些被替代的劳动者而言,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技能转型”压力。统计显示,到2027年,全球劳动力市场近四分之一的工作岗位将发生变化,结构性流失率将达到23%。同时,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者的替代效应,已从低端劳动力向中高端延伸,被替代的程度不断加深。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我国将至少有1.18亿劳动力被人工智能或机器人替代。这些被替代的劳动者亟需加快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以适应新兴岗位和转型岗位要求。
在岗劳动者亟需“技能改进”。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劳动者常年从事与所在岗位紧密相关的工作,知识和技能水平相对比较成熟。但在技术创新及产业变革推动下,不少工作任务、工作技术、工作标准、工作过程等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原有的知识和技能难以适应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统计显示,60%的受访企业认为劳动力技能短缺是制约其业务转型的重要因素。
失衡之因
产生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体制机制之外,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就业市场供给侧变革与需求侧变革不相适应。从供需关系来看,当前结构性就业矛盾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供给侧,本质上是教育、培训同就业需求的衔接融合不紧不深,导致劳动力供给无法有效满足市场实际需求。这种结构性矛盾,既阻碍了就业创造效应的实现,也加剧了就业替代效应的影响,对稳定和扩大就业十分不利。
劳动者的就业预期与市场状况不相匹配。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和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者就业形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动态就业、灵活就业、弹性就业等不断增多,但与此相对相应,一些劳动者的就业理念还不够理性,过分看重单位属性、所处行业、待遇保障等,偏离了岗位供给实际,使得求职需求与市场供给出现脱节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的问题。
供需之衡
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中之重。必须积极挖掘有效岗位需求,大幅提升就业供给质量,推动就业市场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建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机制。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经验,建立健全与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相适应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工作体制。研究制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办法,构建预测模式及预测结果反馈与应用机制。建立涵盖综合预测、区域预测和专项预测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体系,形成分层级、分布式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网络。加强对未来职业结构演进和岗位结构变化的科学研判和精准分析,做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需求状况的动态跟踪和调查统计。
构建就业市场信息监测体系。按照信息“采集—处理—应用”的逻辑,建立涵盖监测指标、信息采集、指数分析、指数应用、信息发布等要素的就业市场信息监测机制。统筹全国性监测、区域监测、面向重点行业和群体的专项监测需要,建设立体化、多层次的劳动力市场信息采集网络。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协会学会等作用,搭建分行业、分专业、分职业的多层级分布式人才供需对接平台、信息发布平台。加大对企业用工和失业问题的监测分析和风险预警,做好应对短期就业冲击的政策储备。
推进研教产服深度融合。推动研发人员、教育人员(培训人员)、市场服务人员与产业技术技能人员加强交流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与技术转化融合发展。深化工学一体化、产教服融合、校企合作、政企合作等改革,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独特优势,推进教育与产业深度协同、有机衔接。增强面向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专业设置与职业开发的适应度,带动高校加快推进相关专业结构性调整。
推动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创新发展。探索学历资历与职业资历等值互认,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适应就业市场需求侧变革要求,深化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模式变革和管理创新。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进职业教育、技工教育创新发展。面向有学习需求或处于待业状态的劳动者开展专门技能培训,帮助转岗人员顺利实现再就业。统筹教育、人社和行业主管部门教育培训资源,整合企业实训基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力量,建立纵向贯通、横向相联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网络体系,以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促进就业市场供需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