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开玩笑说:“减就是负,减负就是负负,负负得正,减负就是加正。”一语道尽了基层的无奈。基层减负是一门“精细活”,只有摸清“病灶”,理顺“病情”,才能开出合适的“病方”,真正给基层减负。
“负”从何来?“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是直面问题、贯彻落实的第一线,是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地基”,自然承压最重。合理的“负”是必要的,能够避免基层人浮于事、无所事事,但过度的“负”必然导致基层陷入无休止的忙碌,最终使得基层“不堪重负”,导致各项工作进展陷入迟滞。要把好“负”的源头,加强上级部门的联系对接工作,解出内容相似表格和报告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让基层的“表哥”“表姐”能够“毕其功于一役”,避免“添油战术”导致的“疲于奔命”和效率低下。要把“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关进笼子里”,上级部门应做好年度工作计划的科学制定和分解,让基层能够“按图索骥”“照图施工”,避免“临时加戏”“临时加码”,从而避免给基层加负。
“减”要均衡。同一个单位,不同的部门,或是同一个部门,不同的岗位,彼此间工作量的差别可能就是天和地的差别。基层减负的另一个减负怪象就是“闲的越闲,忙的越忙”,好似触发了“基层减负的马太效应”。不可否认,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一些单位、部门在基层减负上“先行一步”,一些则由于职能等原因“难以起步”“尚未起步”,但其中也存在着个别部门、人员推诿甩责、“以推减负”的因素。基层减负决不能搞成“说不会就减负,肯干活就增压”的怪事!否则必将导致“老黄牛”积劳成疾、最终崩溃。“减”要先算好“基数”,不能“多的少减,少的多减”或是“会推就减,干活反增”。对本部门的工作要合理调度,避免“一人做事大家看”;对跨部门的任务要合理分解,避免“一劳一闲”;同时对闲忙部门要平衡资源,不能“人少的事多”“人多的事少”。只有把“减”做到“一碗水端平”,如此“减负”的效果才能真正惠及基层的每一个人。
“减负”要真。“假减负”必然导致“真加压”,那么是什么导致的“假减负”呢?其中一大原因就在于大量的基层工作存在着“真假二象性”:一些维持单位部门正常运转的“真”工作、“为民服务、创新发展”的“真”探索和“为做而做,凑个热闹”的“假”工作、“专业作秀、走马观花”的“假”探索彼此纠缠、难以分辨。当“基层减负”层层推进时,无论“假工作”是否被减负到,“真工作”都不能减,甚至为了证明“真工作都做了”,基层人员还要再主动做些“假工作”,唯恐不能“自证清白”。要破解基层工作的“真假二象性”,应当“对过程宽容,而对结果慎审”,即关注基层是否能正常运转以及最终成效如何,而不苛求其在过程中留痕,对探索性的工作则注重给出方向而不给定指标,允许基层“慢工出细活”,把评价权留给时间。如此,或许在局部看来有些“失先掉位”,但从总体来看,却更便于基层自行卸下多余的包袱、轻装上阵,从而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