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4年 / 第1期 / 正文

“雨天要织晴天的网”

——关于延安市宝塔区治沟“系统思维”的讨论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4-01-24 17:00 作者:本刊记者 王雅

主持人:

王   雅   当代陕西杂志社记者

嘉   宾:

王明智   延安市委常委、宝塔区委书记

常   顺   桥沟街道党工委书记

孙   霞   南市街道党工委书记

庞振强   宝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苏荣荣   宝塔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武小霞   南市街道市场沟党总支书记


以改为主,拆改治结合

王明智:2022年,延安市第六次党代会把中心城市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列为重大民生工程,要求市区合力抓紧抓实抓好。2023年该项目又被省委、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宝塔区于2022年先行试点启动实施了六条沟道治理,2023年初启动实施了八条沟道治理,均已基本完工;2023年下半年按照省市“加快进度、提高标准”的要求,又启动实施了五条沟道治理,正在加快推进。

治理中的南市街道

在治沟过程中,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因地制宜、一沟一策、一户一策,突出治险、治短、治乱、治弱、治陋“五治”协同推进,着力固底板、补短板、提品质,让治理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山体沟道居民群众。

苏荣荣:过去,住在山体沟道的群众是打井挑水喝,雨雪天打着手电筒踩着雨鞋走泥路。他们有环卫工、有外卖员、有小商贩,他们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困难群体,更是服务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因居住生活成本较低,短时期无法全部搬迁,改善生活条件就是这些群众最迫切的需要。开展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是顺应居民期盼、满足居民需求的必需必要之举。

常顺:治理前每年都发生畔体滑塌、山洪泥石流、房屋倒塌等灾害事故,经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山体沟道成为延安中心城市安全隐患较多、矛盾纠纷集中的区域,严重影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同时,山体沟道基础设施差,居民吃水难、出行难、如厕难等问题日益突出,与住宅小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差距极大,群众反映十分强烈,不仅影响革命圣地城市形象,而且成为延安中心城区城市有机更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明显短板。

孙霞:在反复走访调研、征求意见、实地踏勘、科学规划论证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守底线、保基本、不举债”的原则和“以改为主,拆改治结合”的总要求,因地制宜、一沟一策,重点实施环境整治、交通出行、雨污排水、卫生改厕、燃气入户、安全饮水、畔体治理、点亮绿化八大类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目前,城市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惠及居民2.1万户6万余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武小霞:水、电、路、气、照明等基础设施建成后,后续管护任务量大面宽。一些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还没能延伸到山体沟道,社区、村组缺少长效管理维护的经费。另外,部分山体沟道居民文明意识不强,虽然现在外部环境改善了,但大家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没有养成,乱停乱放、乱倒垃圾等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山体沟道的共建共治共享,还是需要政府、居民、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系统推进而不是零敲碎打

王明智:治理人居环境,是破解山体沟道问题的突破口。但治理环境,牵动的是一连串的问题。需要系统考虑、统筹协调,“雨天要织好晴天用的鱼网”。

垃圾台和道路改造前后对比

实施山体沟道综合治理,我们一开始就没有仅仅局限在环境整治上,而是把山体沟道的生活、生态、生产一起抓,一体实施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且把山体沟道和城区作为整体来通盘考虑,未来的山体沟道将会有不逊色于城区的美丽图景。

庞振强:山体沟道自建房密度大、规划乱、安全隐患较多,我们拆除危窑危房,改造损毁道路,修复排洪系统,治理滑塌畔体、高危边坡,消除一切可能的安全隐患。

宝塔区出台《关于加强延安中心城市自建房安全使用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夯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村组社区属地管理责任、房东主体责任、住户安全使用责任,全面加强山体沟道自建房使用管理,首先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常顺:山体沟道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水、电、气、路、厕、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治理工作的“必选项”,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除此之外,我们利用闲置资源和荒废空间,还建设了口袋公园、休闲凉亭、配装了健身器材,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

武小霞:山体沟道治理的后半篇文章怎么写,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山体沟道公共区域卫生保洁、公厕管理等工作纳入城市环卫管理范围;城管执法、市场监管、公安等各类执法力量也下沉到沟道,常态化开展巡查检查,给街道社区帮了大忙。当然,群众还是主体,我们动员大家清垃圾、清杂物、清屋顶,引导大家改掉垃圾乱丢、杂物乱堆、污水乱排、乱搭乱建的习惯,共同建设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苏荣荣:后半篇文章,还要考虑怎么维护并延续治理成果。我们探索出了“以沟养沟”“富民兴沟”治理模式。

利用闲置场地、院落,通过产权置换吸纳为集体所有,因地制宜发展便民市场、早夜市、小摊点等户外经济,盘活村集体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打造商业小节点,引进特色名吃、地方特产、休闲娱乐等业态。例如印子沟就计划围绕民宿小院、农家饭、私房菜等发展“庭院经济”,推动沟道产业发展,真正让山体沟道居民既能安居又能乐业。

孙霞:“遇什么山唱什么歌”。在整个治理过程中,我们都秉承“基础性改造、保护性修建、恢复性修缮”的理念,对山体沟道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整改,对基础设施进行整体改造,对人居环境进行全面改善,让山体沟道居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

针对山体沟道人口流动性大、生活陋习多、后续维护管理难的问题,我们推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村居融合治理体系和组织体系。我们摒弃政府大包大揽的惯性思维,推动群众“转观念、养习惯、成自觉”,全面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完善村规民约,注重发动群众,营造文明社风民风,持续巩固治理成果。

最快的脚步是“坚持”

苏荣荣:山体沟道治理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灾害事故、施工安全事故、越级信访事件。同时,房屋漏水、排水不畅等引发的邻里纠纷,危房征收、洪水倒灌引发的信访矛盾,企业改制、城市建设等方面历史遗留问题,也在这个过程中顺利得到解决。

一些反对者、上访户变成了沟道治理的积极宣传者、带头参与者。沟道治理让群众的安全感更有保障、满意度大幅提升,托起了群众“稳稳的幸福”。

武小霞:铺给水、污水、雨水管网和天然气管道;修通车道路、人行巷道;建便民活动广场、“口袋公园”,装户外健身器材、坐凳、路灯;增公厕、停车位;配垃圾箱、垃圾清运车……山体沟道有“面子”更有“里子”,居民的小院看着美、住起来更美。

我们拿市场沟的老照片为参照,打造文化橱窗、文化墙,恢复延安时期市场沟风貌节点,赓续老街居住区历史文脉,吸引许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山体沟道人居环境里里外外焕然一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也让山体沟道增了“颜值”,添了“气质”。

庞振强:基本完成治理的14条山体沟道,治理区域面积共167.6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三山两河”依山沿河区域。通过治理,山体沟道的供水、排水、排污、燃气管网和道路与市政基础设施接通,实现了管网链接、交通链接、空间链接,疏通了城市“动脉”,夯实了城市建设管理基础,提升了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力。

例如高家原则沟,在2022年项目启动后,打通了沟掌堵点,拓展了沟口空间,新修的长1.4公里、宽12米的市政道路,将有效缓解该区域交通压力,实现市场沟、红化沟、高家原则沟“三线贯通”,更好融入中心城市圈。

常顺:山体沟道治理还实现了党建和共建的双促进。我们通过建立完善“村社融合”、“党员包联”、协调议事服务等机制,探索“街所联动、社所联勤”共建共治新模式,形成以党建引领凝聚山体沟道综合治理合力。

治理完成的沟道以居民院落为单位,精细划分微网格,将村(社区)“两委”成员、党员中心户、居民代表纳入网格员队伍,建成党群服务站,还搭建了居民议事点、网格议事室等议事平台,引导群众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山体沟道建设和治理。

王明智:最快的脚步是“坚持”。宝塔区计划于2025年前完成全部治理任务,一干到底,在持之以恒的实践创新中,积小胜为大胜。宝塔区将进一步统筹考虑城市和沟道发展需求,下足“绣花”功夫,克服形式主义,通过山体沟道治理,重塑圣地延安环境,造就美丽富裕延安。

孙霞:经过近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宝塔区基本完成治理任务的山体沟道,改写了多年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人背肩扛、打井挑水、如厕难的历史,杂乱破旧的沟道焕发了新貌,解决了安全隐患易发的顽症,补齐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填补了公共服务设施的空白,居住在山体沟道的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家门口的变化,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