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4年 / 第17期 / 正文

壮大一产业,乡村无闲事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4-11-05 17:20 作者:本刊记者 刘甜甜 实习生 熊芮

组织力有时声若洪钟,有时润物无声。无声的力量往往潜藏于行动中,虽藏着锋,但引人入胜。

十里塬村党支部是“行动派”,几年时间里把一个寂寂无名的村庄建设成“别人家的乡村”。

有一些数字直观地反映着十里塬村的“组织力”:2021年前,村集体账面为零,现在已突破百万元。

主业副业“齐飞”

每天,十里塬村党支部书记魏铁峰都要在村里转两圈,这样他心里才踏实。

“荞花郎”生产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最是悦耳;“荞乡遇”饸饹店里,顾客吸溜面条的声音令人心安;“荞花里”上,游客转来转去的欢笑声让人满足;还有,一家食用菌企业发展极好,如果在人少的早晨去,还能听到各种菌菇生长时沙沙沙的声音。

村民采收蘑菇 视觉中国/供图

听到这些声音,魏铁峰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企业都愿意来十里塬,说明我们村的营商环境好呀。”

他这话不是自吹自擂,村里的服务早就得到创业者的肯定。

福缘平菇产业园由江苏客商建起,目前光在十里塬村就有近100个大棚,年产鲜品4000余吨。因为企业带动,十里塬村曾被确定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产业园发展得又好又快,离不开魏铁峰跑前跑后。通往园区的土路不好走,他多方争取项目,把土路变成砂石路,再变成水泥路;种植菌菇用水量较大,园区用水与村民用水有冲突,他争取资金在园区打井,解决供水问题;一天半夜,园区突然停电,他连夜联系供电局检修线路;最为可贵的是,村集体通常会在企业落地前期,减免一定的厂房、大棚租赁费用,先保证企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类似的事数不胜数,对于魏铁峰来说,不怕事情多,就怕没事干,“我们这地方偏,招商很不容易,让企业先挣到钱村集体才能挣到钱。企业只管发展,水电路的问题村里会解决。”

十里塬一心搞发展的决心,“荞花郎”创始人罗兆彪也有深刻体会。

2022年年初,当罗兆彪作出投资实体的决定时,人才、技术、厂房等问题就摆在了眼前,一切还没有头绪的时候,十里塬镇时任党委书记张卫平早已做好计划,“罗兆彪负责考察设备、技术研发、品牌设计,镇村负责协调厂房、配套基础设施、给企业跑手续。”

当时,新冠肺炎疫情还比较胶着,但大家都抱有极大的热情,最多的时候,工地上有300多人同时作业,看到如此场面,罗兆彪信心倍增。

配套硬件设施的同时,十里塬没有忽略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张卫平在全镇22个行政村动员村民种植荞麦,并与每个村集体签订协议,每年至少保证100亩种植规模。

十里塬镇、村的付出,终究得到企业回馈。

离村委会不远的地方,是一个移民搬迁社区,住着来自11个村的117户村民。他们在搬来之前都顾虑重重,担心以后的生活没有保障,搬来之后,却很快适应了社区生活,变成楼下工厂的上班一族。

在福缘平菇产业园和“荞花郎”生产车间,有近百个附近的村民务工,且稳定性极好。“都能待得住说明这份工好,收入好,能顾家。”张卫平说,“很多年轻媳妇有了工作,再不用手心朝上问掌柜的要钱了,她们下班了公公婆婆还在门口接哩。”

产业振兴的直接带动作用显而易见,但对一个地方的间接带动效果,或许更能体现它的成功。

2024年7月16日,天空下着小雨,张翠玲的门市里人比往常少一些,于是她架起手机做着网络直播。在十里塬街头,她长年做着家电生意,长期摸爬滚打造就了敢想敢做的性格,直播带货就是一样。

起初,张翠玲只是编一些顺口溜推销冰箱。直到有一天她发现,打问淳化饸饹的人越来越多,她突发奇想,先是在直播间卖起饸饹床子,“外地的淳化人买的比较多,还有人把它带到国外去。”

渐渐地,直播带卖的产品多了起来,荞麦粉、荞面馒头,还有“荞花郎”的速食饸饹,“荞乡遇”的饸饹汤头等。

与卖家电不同,推荐荞麦产品,张翠玲觉得很有成就感。她知道,这些产品销得越好,十里塬就会变得越好。

在张翠玲的粉丝里,还有人因此找到一条谋生的出路,“有西安的年轻人想要开夜市的,我就把饸饹床子、汤头、荞面全寄过去,还包教饸饹面做法,‘一条龙’服务。”

张翠玲的做法,张卫平称之为产业振兴引起的“蝴蝶效应”,“其实镇子上围绕着荞麦产业生活的人越来越多,有种黄豆的、种油菜的,还有做豆腐的,这些都是饸饹面里重要的配菜。”

从零到百万的跨越

每到夏季,十里塬的荞麦花就会如期开放,白的如雪,红的似霞。走在村里,魏铁峰的心情犹如微风中的花朵,神采奕奕,热情昂扬。

2021年以前,十里塬村的集体积累为零,3年后,这一数字变成100万元。

村民维护蔬菜大棚 人民图片/供图

其中缘由是啥?“强有力的产业振兴增加了集体积累。”魏铁峰算了一笔账,“荞花郎”租用了村集体修建的社区工厂,每年有4万多元收入。“荞花里”盘活了6个村集体的土地,十里塬村占股最大,并且两方商定,留出100多亩土地和一栋房子共同经营,村集体获得收益分红。食用菌企业流转土地和租用大棚,也贡献不少。

满打满算,十里塬共有5家农业企业,且都与村集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眼下收益十分可观,但十里塬村党支部一班人从未停止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之策。

2007年,当有人给魏铁峰打电话,叫他回来当村干部时,他有点犹豫。一家人在天津已经待惯了,虽说从小出生于十里塬,但在村里的时间很少,干不好就更没法交代了。

纠结的那段时间,魏铁峰没少踅摸,“不知道自己能出多大的力,但干总比不干强吧?”“想成功和怕失败都干不成事,不想了,回!”

起初的几年,他先在副主任的岗位积累经验,2014年村“两委”换届时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经历了脱贫攻坚,村里至少有3个明显变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村民收入明显提升、村干部与村民的关系更好了。

魏铁峰也琢磨出一个道理,“只有村集体强大了,村民才能更团结。”因此,只要能给村集体带来收益,他必倾力而为,跑项目、争取资金、给企业搞服务……“服务”这两个字眼就像线头一样被他抓住,进而捋出一条壮大集体经济的思路。

2022年6月,十里塬村委会即将告别位于偏僻角落的四间房,搬进新盖的楼房里办公,腾出的旧楼怎么办,能不能盘活?

魏铁峰和村“两委”商量,“位置比较偏,租可能没人要,不如变卖。”

十里塬村早上向外发出拍卖通知,下午就有人过来把事谈妥,最终以16万元成交。

要壮大集体经济,这笔钱怎么花至关重要。魏铁峰提议,“要不买一辆洒水车吧,我看过,集镇区域无论是搞建设还是日常维护,都需要洒水车,应该可行。”

“是啊,村里的活干完,还能去外面揽活,过不了多久就能回本。”一心想着搞发展的村干部们,再次举双手赞同。

一辆洒水车21万元,还差5万元,魏铁峰找自家大哥借了一些,才接回村集体的第一辆洒水车。

自从来到十里塬,这辆洒水车一点都没闲着。工地降尘、治污降霾、栽树浇水,订单接二连三,县上举办饸饹旅游节的时候,它还被租用,“洒水车还救了不少火,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半年时间过去,眼看着洒水车生意不错,十里塬村干部们的胆子也越来越大,想包揽镇上的环卫保洁。于是,一家村集体环卫保健公司成立,他们运用争取到的资金又买了3辆扫地车。

2023年,村集体在环卫方面获得的收入超过10万元,预计今年突破20万元。

村里发展的越好,村集体经济的来向也就越多,看到“荞花里”初步建成,来旅游的人多了起来,大伙商议,购置一辆旅游观光车,在起步阶段先免费为游客服务。

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给村民服务。近期,村党支部计划着买一个无人机回来,“村里共有4113亩耕地,靠人工打药太辛苦,早都应该变啦。”买回的无人机,成了村民的好帮手。

说话间,魏铁峰又算了起来,“2021年,村集体积累十多万元,2022年是40多万元,2023年100万元,钱虽不少,但都得用在该花的地方。”

村民合力来自支部凝聚力

村干部替村民考虑,村民也想着村里:村史馆建设,在外创业的三兄弟捐了100万元;安装路灯,两个村民捐了30万元;老街道南城门口的城门垛子也是村民捐款修建……

还有,企业能参与乡村治理,也让人深觉欣慰。得知村上要开道德模范评议会,食用菌企业拿来8000元表示支持;“荞乡遇”老板更是积极,常常开着流动餐车给老人做饸饹面,将慈善进行到底。

收获的感觉真好,十里塬村党支部想让每个村民都体会这种获得感,他们把“看得见”的集体经济,变为大家“摸得着”的共享红利。

物质生活变好了,精神生活也不能缺位,弄点啥能让大伙热闹热闹?

关于热闹场面,魏铁峰的脑海里有具体画面,小时候街上办古会,有耍杂技的、卖汽水的、炸油糕的,吆喝声和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气氛很是热烈。可惜后来古会断档,一断就是40年。

自从当了村支书,魏铁峰一直有个念头——恢复这个传统的民间集会。他向十里塬镇领导提及此事,没想到得到全力支持。于是,2023年农历7月17,一个具有烟火气息的集市开市。

任何一个来到集市的人,都能找到他感兴趣的活动。老人看秦腔看得着迷,年轻人被电影吸引,到饭点了,可以在小吃街咥一碗面,想溜达一会,还可以体验新奇的“后备箱”文化……

集会办了7天,平均每天3万人到场,村干部忙得脚不沾地,心里却很得意,“以前村集体没钱办活动,现在能办事了还怕忙?”

2024年“五一”节假日过后,十里塬上,一场十多支队伍参加的村BA篮球比赛拉开序幕,不出所料,又是一次人山人海。

周边县城的、甚至是外省的生意人,听到消息都火急火燎地赶过来,生怕抢不到摊位。

平常在西安工作的年轻人也坐不住了,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这个为村争光的机会,就是请假也要回来打比赛。

村里的老人更是挤破头都要凑热闹,每天吃完饭撂下碗就到操场等着,魏铁峰打趣地说,“你们也不嫌晒,比赛下午才开始呢。”大伙反过来笑他,“庄稼人还怕晒太阳啊”。

参赛的人,上到57岁的中年,下到17岁的碎娃,个个拼尽全力。“场上的队员都拧成一股绳,场下的村民也是有力出力。”魏铁峰说,这几年返乡的人多了起来,他们也在为村里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赵建设就是其中之一,篮球比赛期间,他不仅作为一名志愿者跑前跑后,还“自作主张”成为这场激烈赛事的“宣传干事”。

返回十里塬之前,赵建设在外地的一家物业公司工作,苦吃了不少,钱却没挣到。看着这几年村里变好了,他决定回来试试。

于是赵建设承包了五六十亩土地,种上玉米、荞麦,发展起家庭农场。年轻的时候,他也种过地,知道干农活的艰辛,这次重新下地,他对新型农机有着执着的追求,先是借了6万元买了一台小型拖拉机,后来不够用,又接回一台功率200马力的大型拖拉机。

把自家的地犁完,赵建设还在村里接了不少活。有一年冬天,“荞花里”正在搞建设,他被叫去翻地,300亩土地,一次犁一次旋,需要连着干两回。他顾不上天寒地冻,每晚上干到10点才回家,“冬天冷,刚翻出来的土块冻住就不好旋平,必须抢时间。再说,这关系咱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人人都有份,弄不好咋行。”

除了拖拉机,赵建设还爱摆弄手机这个“新农具”。他拍摄的犁地短视频深受粉丝喜欢,还因此带来不少生意。从拖拉机上下来,村里的角角落落、发展变化,都能成为拍摄内容,手机不够用了,他特意买了无人机,篮球比赛的热烈场面,就是如此传播给更多的人。

“咱十里塬变化大,我就是想让大家都来看看。”赵建设说。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