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是在确立“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之后,党中央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重要遵循。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只有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才能产生一流的创新成果,才能牢牢把握创新的主导权。
科研人员在讨论智能焊接机器人平台焊接方案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只要用好人才,充分发挥创新优势,我们国家的发展事业就大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全局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素质大幅提升,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国际竞争优势稳步提高,中华大地正在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为人才创造的平台、带来的机遇前所未有,我们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和为人才营造的环境前所未有。但同时,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科技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可以说,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审视面临的机遇、问题和挑战,以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从“三位一体”维度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这无疑对于在更深层次上破除体制壁垒、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与科技的关系体现为人才的供需关系。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之间,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科技人才供需不平衡。近年来,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科技人才密度总体还不够大。2021年,我国每百万居民中研究人员全时当量为1687人年,仅为日本、德国、法国的三分之一,不足韩国的五分之一。从人才供给看,1994—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理工农医本科毕业生占比持续下降,从1994年的71.9%下降至2021年的48%左右,其中理学毕业生从1994年的11.8%降至2021年的6.5%;理工农医毕业研究生占比从1994年的77.4%降至近年的59%左右,其中理学毕业研究生占比从19.7%降至8.0%。理工农医毕业生是科技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的重要来源,占比持续下降,说明人才培养还不能很好适应科技创新的需求。
高校人员在实验室探讨业务
基础研究人才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研发人员构成比例基本稳定,2022年,三者占比分别为8.0%、11.7%、80.3%,其中基础研究占比最低。从全球顶尖科学家分布看,2023年,科睿唯安发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美国占比37.5%,中国占比17.9%,中国不足美国的一半。截至2020年,诺贝尔三大自然科学奖得主中,美国281人次,我国仅1人。这些“高引”或获奖的顶尖科学家大部分集中在基础研究领域。基础研究人才匮乏,导致我们产出的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不足。
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 2022年,我国有技能劳动者2亿人,占就业人员26%,远低于发达国家40%—50%的水平。从技能水平看,我国高技能人才6000万,占技能劳动者的30%;而日本产业工人中高级技工占比为40%、德国为50%,高技能人才数量总体不足。从中职毕业生供给看,2010—2021年,从665.3万人降至484.1万人,数量持续下降;从供给结构看,信息技术类毕业生人数从128.9万人降至66.8万人,占比从25.3%降至16.7%;加工制造类毕业生人数从130.8万人降至44.5万人,占比从25.7%降至12.1%。技能人才的供给数量和结构,与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目标不相匹配。
一体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人才供需结构不匹配,主要原因在于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没有形成顺畅有序的协同联动机制,教育、科技、人才一定程度上存在“条块分割”的现象。必须深刻理解教育、科技、人才的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把供给与需求紧密协同起来,统筹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推动科技和人才协同布局。坚持创新引领发展,聚焦“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从基础创新到应用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全面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把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布局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把创新布局与人才布局结合起来,在空间上,结合地方创新资源禀赋实际,有针对性地部署相应领域的创新和人才,防止“大而全”“小而全”地搞创新;在时间上,对照我国各创新领域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明确领跑、并跑、跟跑领域,制定相应的保持、超越、跟进计划,精准布局人才和创新资源。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
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推动人才培养与需求精准匹配。建立以专业分类为基础的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统计体系,定期调查和发布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引导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和培养人才。针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动态性,结合学校定位、学科特点、地理位置等差异,建立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类型的学科评价体系,将人才培养质量和能力作为核心评价指标,从根本上扭转办学趋同问题。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强化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骨干企业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多主体协同开展技术攻关、联合培养优秀人才,持续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充分激发广大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完善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就业调查统计体系,加快建设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引导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促进人才供需匹配。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错误倾向,探索多元化人才评价方式,健全举荐制、认定制、评审制、以赛代评制等人才评价制度,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深化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改革,贯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深化职务成果权属改革,推进科研人员依法享有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长期使用权和转化收益权,推进成果转化激励和尽职免于问责改革。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提高横向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健全长期稳定支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保障机制,保证科研人员有足够时间用于科研。改革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引导科技人才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有大我”的爱国奉献精神,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作者单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