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4年 / 第16期 / 正文

既解“绳结”,更解“心结”

——陕西立法规为科技成果转化“松绑”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4-10-15 10:52 作者:本刊记者 梁芝芳

“科技硬实力是科技成果通往市场的通行证,而为创新‘撑腰’的政策法规则是我们科研人员闯市场的最大底气。”


2022年3月以来,陕西在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一步步解除束缚科技成果转化的“细绳子”,让好技术有了好出路。

试点推广、深化完善、提质拓面……“三项改革”针对“转化难”畅通成果转化路径,聚焦“不会转”解决操作层面难题 ,力促“转得好”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形成“小切口大突破”的放大效应。

截至2024年6月底,全省试点单位扩大至156家,9.3万项成果实施单列管理,2.5万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人员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1572家,576名科研人员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晋升职称。

成果转化有法保障

俗话说,上天难,入地更难。

一般来说,每向地下深入100米,温度就升高2℃左右。而在温度高达数百摄氏度的地下5000米,西安石油大学严正国教授团队给油气测井装上了“眼睛”。

团队自主研发的VideoLog可视化测井技术及装备,可耐150°C、100MPa高温高压“烤验”,深入地底,将流畅的彩色视频图像通过测井电缆实时传输到地面,打破了美国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垄断。

严正国教授(左二)指导工程服务团队

“VideoLog意为视频测井,以前测井看的是‘黑白幻灯片’,现在是‘高清彩像’。”严正国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在实际生产中,油气井可能患上种种“疑难杂症”,比如堵塞、腐蚀、裂缝等,因此要通过技术手段为油气井“诊断病情”“健康体检”。

早在2016年,VideoLog可视化测井技术便已问世。在此之前,严正国带领团队开展了十几年的技术攻关。然而,团队多次尝试,科研成果迟迟难以成功转化。

除了产业链、市场等道道难关“劝退”,严正国还有“后顾之忧”。自己手里的职务科技成果属于国有资产,成果评估流程繁琐、转化风险高,一旦成果定价低或转化失败,就会触及国有资产流失的“红线”。

这一度成为严正国的心结。他坦言,虽然国家早已解开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粗绳子”,但还有不少“细绳子”束缚着科研人员的手脚。

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张延超也有着类似的困扰。张延超和团队花了近10年时间,自主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润滑与密封核心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深海探测以及服务重大装备制造业,预估每年将产生数亿元产值。但把新技术搬上生产线,需要资金、场地支持,还要进行大量验证,仅在学校实验室里,这些条件都不具备。

显然,被“细绳子”束缚的不仅是科技人才,还有他们身后的高校和科研机构。

大胆闯、大胆试,陕西突破体制机制束缚,给科技人才“松绑”,为创新鼓劲、搭台,让成果转化各方打消顾虑、轻装上阵。

2021年,以国家深化全面创新改革为契机,陕西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难题,开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工作。西安石油大学是首批试点的5所高校之一。

2022年,这一试点扩展至陕西省属综合类、理工类高等院校。

乘着“三项改革”的东风,严正国带着他创办的西安正源井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名正言顺地闯进了油气测井市场。通过专场路演活动推介,公司与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等单位签约合作。创新资源的托举,让VideoLog可视化测井技术及装备很快在国内积累了500口以上油气井的应用案例,并走出国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得益于“拓宽技术转移转化人才职业通道”的导向,当了12年副教授后,严正国终于“转正”。

2023年2月,张延超团队的“高速润滑与密封技术”作价1908万元,横向结余经费出资80万元,创办西安航空高端密封技术有限公司,当年7月签下第一笔订单,11月一期生产线落成。

“科技硬实力是科技成果通往市场的通行证,而为创新‘撑腰’的政策法规则是我们科研人员闯市场的最大底气。”这是严正国的切身感受。

2024年2月1日,修订后的《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正式实施。“三项改革”实践经验,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的重要内容。

有了法律的保障,严正国、张延超们的科创“底气”更足了。

专利也可以“先尝后买”

推进成果落地,从哪个“兜”掏钱?“不会转”“转得慢”怎么破?……打破制度瓶颈后,还需解决更多操作层面的难题。

陕西全面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吸纳借鉴北京、上海、安徽、山东等地的做法,形成了涉及10个方面27条举措的《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试行)》,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得更好、转得更快、转得更多、转得更安全”。

西部创新港 王城城/摄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等各个方面。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直接影响成果转化的成败与效率。”省科技厅创新体系与政策法规处处长马云介绍,《十条措施》针对成果转化中交易定价难等操作层面的问题,提出“先使用后付费”“权益让渡”“先投后股”等创新性举措,用市场为成果定价,让转化双方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性关系。

一大早,在秦创原“新鲜出炉”的TILS细胞制备试剂盒被运往西安大兴医院。“这是我们自主研制的用于肿瘤治疗的产品。”西安初源赛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EO武亮没想到,市场估值不菲的科技成果,也能像买水果一样“先尝后买”了。

今年以来,西咸新区创新许可模式,允许企业先在一段时间内免费使用成果,然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支付许可费。作为首批试点的三个项目之一,初源赛尔最先吃到政策红利,与西安交通大学林敏教授团队就“动态细胞微环境模拟平台及其制备方法研究项目”达成合作,相关技术投用后,细胞生产效率有望提升50%。

成果转化难“老生常谈”,价格谈不拢是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前景未明的科研成果,多数企业不敢轻易冒险,担心“一次性买断”后砸在自己手里,投进去的钱打了水漂,特别是一些中小微企业家底薄,负担专利许可使用费相对吃力,而对科研机构来说,也担忧自己苦心研发的成果卖亏了。

“先使用后付费”直指这一痛点。根据西咸新区的试点政策,企业可通过“零门槛费”的方式,承接已经实施单列管理的科技成果;如果确定要支付许可费,还可以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采取分期支付、延期支付、附条件支付、收益提成支付等多种方式。

在武亮看来,“先尝后买”大大降低了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前的投入和试错成本,以往洽谈阶段就要耗时两三年,这一次,仅4个月就谈成合作。此外,分期支付的方式也缓解了企业压力,可以把更多资金投入生产中。

当然,不免有科研人员会担心:不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如果企业试用后“赖账”或盗用成果怎么办?

对此,西咸新区引入融资担保机构和保险机构,建立“企业参保—申请理赔—保险受理—勘察鉴定—先行赔付—信用推送”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风险防控保障机制。向担保机构、保险机构提供100万元,为试点单位和中小微企业提供后付费风险补偿。

门槛降低了、互信增强了,双方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自然大大提高。仅今年上半年,西咸新区就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105家。

“三项改革”将专利由高校许可给企业和个人免费试用,表面上看,高校吃亏了,实际上高校“赢麻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把专利使用的价格打成了“白菜价”:部分科技成果以1元/件许可教师、0元/件许可学生使用2年,并将138件科技成果免费许可给省内中小微企业使用。学校成果转化项目合同金额近两年年均增长超过20%,创办100余家科技型企业。

西安交通大学主动“吆喝”,从已有数万项存量成果中梳理出1000余项易于转化的成果推送给企业,在陕就地转化成立205家科技型企业,第一轮融资超过3.6亿元。

趋利谋利是技术转移供需双方的根本动力。越来越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科研成果,从一纸文书变身带来实际产业价值和经济利益的百万、千万,甚至亿元产线,最终“飞入寻常百姓家”。

“得小利者”是技术转移供需双方;“得大利者”是陕西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科创版图“提质扩容”

世界首例!

2023年春节,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一名局部晚期胰腺癌病人通过内镜下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术,得到成功救治。

医生使用阵列式胆胰脉冲电场消融导管进行手术

经科技查新证实,这次手术为世界首例内镜下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术。患者因梗阻性黄疸且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难以耐受化疗,常规治疗手段无法有效开展。得益于脉冲电场能量高度密集的特点,脉冲消融过程仅用时约100秒,消融区平均温度40℃,手术过程安全可控,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恢复顺利。

作为技术团队的核心成员,肝胆外科医生任冯刚全程参与了手术。在西安交大读博期间,任冯刚加入由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一附院院长吕毅带领的“外科梦工场”。除了临床医生,团队还汇聚了电气工程、机械、电信等领域的科研人才——这些正是西安交大的优势学科。

这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联合舰队”,由临床需求牵引,致力于攻克“卡脖子”的医疗技术难题,把创新成果扎扎实实地写在百姓的健康上。

“医学研究人员从临床问题入手,确定初步解决方案,理工科研究人员再从材料、模型、工艺等方面入手,反复进行实验研究,从而将所需的医学器械从想法变成现实。”任冯刚举例,“比如消融电极的递送装置和导管设计,靠医生肯定不行,必须要借力工科团队的技术支持才能实现。”

2017年,“外科梦工场”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高压脉冲电场生物效应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开辟消融电极创新赛道。任冯刚深耕多年,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新果”——经自然腔道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关键设备研发及临床转化。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三项改革”范围扩大至医疗卫生机构和在陕国防科研单位,陕西科创产业版图加速“提质扩容”。

任冯刚团队将2项专利作价400余万元入股,创办脉凝医疗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参加了十几场路演,见过几批投资人后,任冯刚看到团队在产业化推广和商业运作等方面的短板。

“医务人员临床、教学任务重,而科研成果转化的周期长、风险高、流程复杂。”交大一附院科学技术部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王德普认为,这正是转化中心的用武之地,“转化成果不只是专利本身的授权、许可、作价入股,还有技术秘密、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内容,这样完整的‘成果包’其实更有价值”。

王德普说,医院正在摸索有组织的科研以及有组织的转化,帮助创新团队获得知识产权、小试中试、概念验证、人才投入、产业孵化等全链条的广泛支持,打通科研成果走向产业化的“高速路”。

这样一来,任冯刚和他的团队得以将更多精力放在性能和指标上,关注怎样进行技术迭代。有赖于“三项改革”的政策支持,他们研发的经自然腔道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关键设备很快便实现了主机工程化定型,距离产业化就差“临门一脚”。

从临床到实验室,再从实验室回归临床。

外科重症医学科护士谭文君团队基于微型机械电子传感器技术和精密加工技术,研制出控制精准、安全性高、适合于吸痰操作的磁耦合智能吸痰机器人,对患者实施高质量、高精准度的吸痰操作。目前已在唐都医院、交大一附院外科ICU中得到了临床应用并取得理想效果。

更多科研成果正在转化为临床效果。据王德普介绍,近三年交大一附院已成功转化112项专利,金额达1386.27万元。

从全省看,一大批含新量足、含金量高、含绿量多的项目借势“起飞”,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两年增速超过30%、突破4000亿元。2023年,陕西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16.66亿元,增幅同比翻了一番;高校专利转让总数7559件,同比增长近50%。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