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李 彬 当代陕西杂志社记者
嘉 宾
孙利斌 清涧县委书记
薛鹏飞 清涧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贺东升 清涧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李延胜 清涧县解家沟镇党委书记
刘宏宇 清涧县解家沟镇退役军人事务站站长
贺建军 清涧县郝家墕便民服务中心贺家岔村党支部书记
“要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不久前中央政治局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时强调。
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与为基层“赋能”同向发力,为基层干部赋予攻坚克难的底气、轻装上阵的志气,真正推动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清涧县创新机制,既解文山会海“有形之负”,也解心情不畅的“无形之负”,从根本上激励起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加与减”的辩证统一
孙利斌:减负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减去责任、减轻担当、减少作为,而是重在减形式主义、减官僚主义、减层层加码。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减负”的本质是卸下包袱、扛实责任、点燃干事热情,轻装上阵。
清涧树立起明确的用人导向、考核导向,让干事者有舞台、成事者能获益、能干者有前途,有效破解“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难题,为干部减去心理的“无形负担”。压担子与减负担,二者看似相悖,实则是对立统一。
清涧县城
刘宏宇:的确,推动高质量发展到了滚石上山、过坎闯关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决不能躲进“避风港”、躺平“舒适区”,“守摊子”不但会错过发展契机,而且会形成推诿塞责、庸懒散拖不正之风,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环境。
薛鹏飞:如何为基层赋能,就要树起明确的用人导向。从实际出发,我们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的重要标准,确保干部努力有正确方向、群众监督有明确对照、组织考核有充分依据。
还有一个就是考核导向。切实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完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等考核评价办法,采取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和任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干部考核评价结果真实、准确。注重吸收运用巡视巡察、审计、绩效管理、工作督查、相关部门业务考核、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等成果,多角度立体化考核干部。
贺东升:人们常说“有文不动口”,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相衔接的良性机制,干部的去留、升降、奖惩都让考核结果“说话”。这正是中央强调的,要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
“由表及里”的渐进
孙利斌:给基层减负,实则是一场改革。清涧县是以突破“事业干部身份困扰”、东区西区干部“距离困扰”、村干部薪资“大锅饭困扰”为切入点,真正回应关注,触及利益。
李延胜:现实中,干部想成长进步,委婉的表达是希望组织多给自己“压担子”,而不是卸担子。工作中,累坏的干部并不多,关键是看能不能心情愉快地工作。直白地讲,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好坏,决定着干部的负担重与否。
贺建军:作为一名村干部,在这点上我们感同身受。这些年,因为干事的环境好了,村“两委”班子内耗就少了,我这当村支书的发展以外的负担自然减轻。村上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从集中连片上做文章,打造出从种到收的完整产业链。
贺东升:按制度执行,过去一些“悄无声息”的奖励,现在变得大大方方。比如2022年度,共给村干部发放激励资金190.68万元,个人奖补最高者得5.89万元,倒扣绩效补贴52.6万元,推动全县330个村集体经济由去年的全面“破零”到今年的全部“消薄培强”,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由2022年的28个跃升至75个,村干部扣除分值由2022年的1505分降至2023年的826分。
为想为敢为者“赋能”
孙利斌:上级组织的负责任、敢兜底,是下级干部干事创业的最大底气。我理解,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是县一级党委在基层减负中的最大作为。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组织上就要兜好底,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毕竟,人无后顾忧,才能放手搏。
薛鹏飞:基层减负和赋能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直的事”。重要的是健全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制定考核方案,优化考核指标,挤出“水分”、留住“干货”,严格控制考核的总量和频次,避免多头考核、重复考核,切实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
贺东升:什么样的能量是基层干部最想要、最稀缺的呢?对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的干部充分信任,给位子、搭台子、铺路子,让他们在攻坚克难中担大任、展抱负。通过日常发现、跟踪培养、适时使用、从严管理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堪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真正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干部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