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4年 / 第14期 / 正文

三江之源“探源”

——青海寻求保护与发展的“平衡路径”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4-08-07 15:40 作者:本刊记者 张军 赵娇娇

如洗的碧空下,一望无际的青海湖面犹如一面蓝色的镜子,让人沉醉;金银滩深处,坐落着翠微如烟的同宝山,云雾缭绕、宛若仙境;端午前后,生长在青海湖的湟鱼洄游到汇入青海湖的各条河流,逆流而上,产卵繁殖,形成“一河清水半河鱼”的生态奇观。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青海牢记嘱托,坚决扛起“中华水塔”守护人的重大责任,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地制度标准体系,以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引领高质量发展。

6月24日至29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主题采访活动暨青海《党的生活》创刊40年系列活动采访团一行,深入高原大地,认真看、仔细听、用心悟,深切感受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在青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

大湖澄澈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总面积70多万平方公里的青海省因其而得名。受气候变化、人为因素影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一度呈恶化趋势:水位持续下降,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数量逐年减少。

仙女湾地处青海湖北岸的藏城刚察,刚察县早先以“刚风”闻名。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青海湖附近的刚察县、海晏县等地曾遭遇大片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海晏县林场职工对当时的恶劣环境印象深刻:在沙区吃饭,半碗沙子半碗面。

青海门源油菜花海  视觉中国/供图

近年来,刚察县、海晏县等地湖滨荒漠化治理力度不断加大,驱车行驶在环青海湖公路,能看到一排排绿意盎然的青海云杉、樟子松,像整齐排列的绿色卫兵,见证着青海湖沙退绿进的美丽蝶变。

“刚风”不再,如今刚察县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在97%以上,优于全省空气质量考核标准。海晏县沙地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48.6万亩减少到现在的92.6万亩。

青海省重视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措施,总投资1.24亿元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重点水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14项生态保护项目,全面推进青海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作为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种,每年端午前后都会开启它们生命中最为壮观的旅程。在此时间段,成群结队的湟鱼沿着布哈河、沙柳河、泉吉河等青海湖的各附属河流逆流而上,产卵繁殖。无数湟鱼在激流中奋力跃起,向着上游挺进,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壮丽。

湟鱼洄游季,青海湖畔诸多河流一半是清澈的河水,而另一半则挤满了逆流而上的湟鱼,它们用生命延续着新的生命。

为保护湟鱼资源,青海通过封湖育鱼保护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提高湟鱼成活率,并在环湖地区建成多条过渡通道为湟鱼“护航”。“打鱼村”变成“护鱼村”,每当泉吉河出现水断流、鱼搁浅的时候,村民们用木盆子装上鱼,把它们放回湖里。

2002年到2023年,青海湖湟鱼的资源量增加近46倍。湟鱼洄游高峰期,青海湖的鸬鹚等候鸟也进入了繁殖高峰,成群捕食湟鱼。

在青海湖南岸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小泊湖湿地,碧水连天,成群的水鸟盘旋在青海湖上空,发出阵阵鸣叫,与水中湟鱼遥相呼应。

如今的青海湖,水质优良率达100%,草地综合植被覆盖度达60%,湿地保护率达69%,“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趋于平衡,“高原蓝宝石”青海湖碧波荡漾,重焕光彩。

保护与发展并行不悖

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对青海湖保护区而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既是使命所系,更是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所在.

“天下黄河贵德清”一语道破了贵德美景核心价值所在。走进清清黄河景区水车广场,只见来自各地的游客们正在三五成群拍照打卡、赏景玩水不亦乐乎。贵德把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资源深度融合到一起,实现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贵德县旅游服务中心主任王海琳说:“贵德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重要讲话精神,紧盯创建全省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县目标,主动融入全省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格局,实施生态旅游核心品牌培育,不断擦亮‘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生态名片,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了创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刚察县委、县政府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先后建成开放4个生态观景点,不仅有效保护了湟鱼的栖息地,也为前来观赏的游客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体验区。

景区建成开放后,从周边村子招聘牧民从事保洁和安保工作。除了日常的工作外,这些牧民还自发成为景区生态保护义务宣传员,看见游客乱投喂、有不文明行为等,他们都会上前劝导。

为探索保护发展平衡路径,青海湖保护区借助环湖公路及国省干道,规划了8条生态体验精品路线,利用游憩资源,布局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项目,探索研究青海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空间布局、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等专项规划。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以西的地区,曾一度被广阔的戈壁沙漠所覆盖,长期受到风沙困扰。这里阳光普照长达8小时。干燥、贫氧、土地贫瘠等生态问题长期困扰着这里。

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一场巨大的变革正在发生:超过700万块深蓝色光伏板在绿色草甸上展开,昔日“风吹石头跑”的苍凉景象已不复存在。

海南州光伏产业园区内的企业,运用水光互补技术,将85万千瓦光伏电站产生的电能通过330千伏输电线路送到约50公里外的龙羊峡水电站。通过协调控制,将光伏电转化为虚拟水电送入电网,实现了“1+1>2”的效果。

绿水青山成为大美青海的靓丽底色,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公共产品。海南州太阳能、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在亿万千瓦以上,目前清洁能源在建和已建成装机容量4616万千瓦,占全省装机总量的52%。从河湟谷地到草原牧乡、从雪域深处到戈壁边城,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相得益彰。

海南州委讲师团团长张新青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造福人民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路径,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四大产业”为牵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从长江之尾到黄河之源,从沪上之巅到高原之城——一场跨越两千多公里的奔赴,绘就了沪青情谊的温暖画卷。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高达4200米以上,这片广袤而寒冷的土地上,人烟稀少、空气稀薄。曾经,如何让牧区的适龄孩子们接受到应有的教育,是盘桓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近年来,在上海市的对口支援下,这道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一座占地51亩、总投资高达1.45亿元的现代化学校——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在西宁拔地而起。

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的学生在打篮球  新华社/供图

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校长常途介绍: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校积极探索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每年组织学生赴上海研学、开展“同上一堂课”等活动,定期开展沪青两地远程同步教学,增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这所学校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设施完善的学生宿舍、干净卫生的食堂、数字化的智能教室,更成为他们追逐梦想的摇篮。自首届招生起,已有1400多名来自高原牧区的果洛学子,跨越重重山脉,求学西宁。目前,学校在校学生800名,其中藏族学生778名。2022年至2023年连续两年高考录取率为100%,其中2023年高考本科上线率升至71%,彻底改变了果洛本科上线率长期低于20%的困境。

六月的浩门河畔,金色的油菜花田次第开放,清风起处,绿油油的田野里麦浪翻滚起伏。门源县历史变化的事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身边榜样的示范及对未来美好的愿景,呈现全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和美画卷。

门源县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共同聚居的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辅道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是青海省的北大门。近年来,门源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将促进各民族交流融入各行各业发展过程,扎实推进农牧区路网建设、抓好农牧产业发展、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油菜是门源县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多年来,全县种植面积保持在4万公顷。“农”墨重彩、牧歌嘹亮,门源县因农畜产业兴旺而充满活力,并成为助力青海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鲜活典范。近年来,全县还以花为媒,借助油菜花的品牌影响力,文旅融合发展。

青海针对民族地区在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胜势,奋力在发展中寻求“最优解”。

祁连县峨堡镇峨堡村位于国道227线旁,村里接住国内旅游产业快速兴起的时代风口,抓住甘青旅游大环线连通的交通优势,大力开展“骑马射箭看草原”体验式旅游。如今,这个多民族聚居的村子有了产业,家家户户挣了钱,大家在奔富路上干劲十足,村民们生活得红红火火、和和睦睦。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