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4年 / 第13期 / 正文

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4-07-30 10:32 作者:李山峰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教育肩负着培养民族复兴重任之时代新人的崇高使命,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指明了办好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方向目标、方法路径,为建设新时代“大思政课”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强大动力。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更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必须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不断提高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推动思政课成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重要阵地。

思政课是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意识形态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根本属性,它不仅是文化和思想的反映,更是关乎党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当今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国家文化发展力量的重要基石。意识形态话语权对于提升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解释力、吸引力和说服力,发挥党的理论层面的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党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它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以及文化的繁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激烈。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意味着能够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观,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蚀,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大思政课现场  视觉中国/供图

高校思政课是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 明确了其他各门课程基本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领域。通过思政课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同时,思政课也是传播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党的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建设。党的领导是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思政课教育的正确方向和实际效果。同时,强化政治建设也是提升思政课教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可以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深刻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一重要论断,科学而精辟地概括了思政课的课程属性,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思政课的本质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教学以及课程功能等方面具有特定的内在规定性,这也是“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根本依据。

课程内容上,思政课应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思政课作为一门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的课程,其学理逻辑的核心在于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这一特点既凸显了思政课的学科属性,也彰显了其独特的教育功能。首先,价值引领是思政课的核心使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思政课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者应深入挖掘课程中的价值元素,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的分析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洗礼。其次,知识传授是思政课的基础任务。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领域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理解社会、把握历史的基础。通过系统而深入的知识传授,学生能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最后,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是思政课建设的内在要求。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思政课的完整内涵。知识传授为价值引领提供了基础和支撑,而价值引领则使知识传授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西安工程大学景观艺术学院党支部师生党员深入临潼区山任村进行乡村景观改造与提升设计的走访调研  张辰/摄

在课程目标上,思政课应追求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的统一。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思政课应致力于实现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的和谐统一,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首先,思想性是思政课的核心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同时,思政课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理性分析,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其次,理论性是思政课的重要基础。通过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同时,思政课还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最后,亲和力是思政课的重要特征。亲和力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方法、课堂氛围营造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思政课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如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思政课还应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此外,思政课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理疏导,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在课程教学上,思政课应实现教材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全面认识和把握教材讲原理的结论性特点和系统性特点,同时注重将教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首先,教材作为知识传递的载体,具有结论性特点和系统性特点。结论性特点体现在教材中对于基本原理的总结与归纳,这些原理是思政课程教学的基础与核心。系统性特点则表现为教材在构建思政知识体系时的层次性与逻辑性,这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完整、连贯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为他们的学习和思考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深化理论认识的重要途径。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应当充分领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如何深刻改变中国和世界的,感悟真理的力量。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最后,注重“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也是实现教材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关键一环。“四史”教育即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它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吸引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思政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举措,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

要将思政课的学理逻辑转化为实践路径,关键在于讲深讲透讲活道理。在新时代推进思政课建设,还需要在创新举措上下功夫,既要深入剖析课程内容,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打造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深化理解,挖掘思政课程的深刻道理。要上好思政课,首要任务是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思政课程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因此,教育者需要深入剖析思政课程中的核心观点和价值导向,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深刻内涵。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思政课程的内容,把握其精神实质。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思政课程的吸引力。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为了提升思政课程的吸引力,我们需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结合现实生活,增强思政课程的实用性。思政课程的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为了增强思政课程的实用性,我们需要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思考现实问题。通过分析社会现象、解读国家政策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思政课程中的理论观点和价值导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思政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水平。师资队伍是思政课程教学的关键。为了上好思政课,我们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开展教学研讨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注重课程评价与反馈,不断优化思政课程教学质量。课程评价与反馈是优化思政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定期对思政课程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对思政课程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