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5所社区的院子向外望去,路上车水马龙,大厦鳞次栉比,可205所社区却只有小小的四方天地,被几栋家属院围起来。而这个院子既是居民锻炼的操场,也是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民意的途径。
848户、160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就有600人,雁塔区电子城街道205所社区是个典型的老年社区。
社区治理是门“学问”,要突破老旧小区改造难,单位型社区转型慢的桎梏,归根结底是细致和创新。城市的中心是人,社区的本质是服务,205所社区作为中间一环如何链起资源和服务。
单位型社区“转型”
“小姑娘,帮阿姨看看这个养老保险认证咋弄呢?”70多岁的王保存正歪着头请教着身边的大学生,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正拿着手机耐心帮忙认证。
志愿者帮老人进行养老保险认证
这是205所社区开展的集市活动,为了这次活动,社区联合社会组织发问卷,列出居民需求。“社区老人多,他们都有理发、磨剪刀、裁裤边的这种需求,平时外出不方便,所以我们联合社会组织,把人集合到社区院子里来,让居民下楼就能享受到便利服务。”205所社区委员王斯迪介绍道。
这样的集市活动每个季度都会有一次,有小区志愿者来做裁缝,社会组织对接的米面团购,省康复医院下派医生开展义诊,市医保局专门派人来解答居民医保疑问……从政策解读到生活服务,从文化娱乐到商品供应,应有尽有。
社区从不缺提供服务的机构。如今下沉的单位和人员已经很多,社区要对接好居民需求,精准连接,避免“扎堆”。
居民需求,以前是“有”就可以,比如有个活动室放个乒乓桌,社区有地方吃口现成饭就成,现在居民的需求升级,不仅得“有”还得“好”,活动丰富多样,饭菜可口有营养……而对于205所社区而言,这项任务就更具挑战性。
205所社区是依托中国兵器工业第205所建设的单位型社区,住户们工作生活圈子重合,彼此熟识。过去,小区物业、水电气、退休活动都有单位操心,居民办事都很方便,但2019年“三供一业”移交后,居民从心理上到生活上都不太适应,面对陌生的物业管理方,总得需要时间去适应。
“不管是离退办还是社区、物业公司,对于居民来说,谁更上心,谁更能解决问题,我们就信任谁。”在这住了大半辈子的宋平安说。
五号楼原本楼下有一块绿化带,可有天物业竟没经过业主同意,准备动工将绿化带填满弄成停车位。小区业主可不同意,他们占着地方不让工人施工。
社区知道这件事后,立马出面叫停,物业不经过业主们同意,私自改建绿化带,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经过调解,物业公司作罢,并恢复了绿化带。
可是老小区地面停车位不够,占道停车经常导致拥堵,而且小区老年人多,存在安全隐患,这个问题社区一直在考虑如何解决,最终交警雁塔大队上了手。
巨雷是电子城中队的一名交警,他负责三个街道办,53个社区,主要是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优化交通组织、排查安全隐患。受社区邀请,针对小区内车辆混行,他重新施画标志标线,有序走行,建议拐角处花坛改成圆角,并专门聘请十名社区志愿者作为交通协管员。这样一来,小区的车辆有序通行,再也没有出现过问题。
“社区作为服务链条中的一环,担负着对内对外的连接工作,将居民需求和内外部资源串联成线,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205所社区党支部书记严春梅说。
被服务者成志愿者
除过在办公室必须要做的行政事务,205所社区工作人员很喜欢在小区里面走走,和居民一起晒晒太阳,聊聊家常。
“疫情结束了,我们也休息够了,是时候把咱们姐妹们叫上聚在一起跳跳舞,唱唱歌啥的。”段军玲和社区工作人员说,段军玲爱好跳舞,是以前离退办的舞蹈队队长。
社区活动室跳舞的阿姨们
“群众要活动,我们只需要提供平台和适当经费就可以,比如选舞蹈队队长和活动时间,都可以让群众自己商量着来,这样活动才能办的长久。”严春梅说。
有需求就解决需求,社区专门开辟一间活动教室,钥匙归段军玲保管,每天早上8点半到10点,社区的阿姨们都来跳跳舞,锻炼锻炼。舞蹈队在段军玲的组织下变得有模有样,她们购买统一服装,排练整齐舞蹈,参加活动比赛,大家有商有量,非常团结。
除了舞蹈合唱、乒乓球、读书会、插花……社区活动多种多样。“以前这些活动都是离退办组织,离退办经费有限,每年得在年初列计划,一系列手续很麻烦,再加上活动仅限于退休职工,又无法借助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力量,活动难以多样化。”205所社区副主任张娇燕说。
社区和居民关系通过社区事务连接在一起,居民生活在这片社区,不再是被服务和被管理者的心态,与社区共建的意识在日渐增强。
热情的舞蹈队阿姨们一起参加社区里“常青藤”志愿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在微信群里只要发送志愿服务,很快就会被抢完。“社区都是一群小姑娘干在前头,他们很辛苦,我们退休闲在家里,找点事情做,生活才更有意义。”段军玲说。乐观背后其实也有苦涩,段军玲的孙女有自闭症,她积极生活的态度也是给女儿做榜样。
随着志愿者队伍日渐庞大,社区专门成立“蓝马甲”,这支队伍只有男同志,宋平安既是“蓝马甲”的队长,也是网格员。
就在不久前,年近90岁的何邵宇家里座机电话忽然没了反应,老人独居在家,子女都在国外,平常就靠一部座机与子女保持联系,电话坏了,老人着急找到社区。
宋平安主动揽下这个事情,抓紧联系电信公司,工作人员检修后才知道是因为电话线老旧,需要重新布线升级。复印身份证、准备材料、约定上门时间……宋平安前前后后跑了四回,电话总算通了。
如今,“蓝马甲”有14名队员,他们每天都会组织巡逻,排查隐患、化解矛盾。“志愿者每天费心费力,我们除了口头感谢,还能做些啥。”严春梅想着。为此,社区专门开辟出一间房,免费提供场地、水电,引进一家小超市,要求有两条:第一,商品必须低于或等于市场价;第二,志愿者做完服务可以积分,积分可以去超市兑换物品,且所有商品对志愿者打八折。这样一来,既方便了居民购物,又让志愿者有了获得感。
相比于年轻人,像宋平安这样的老年人对社区的期望值和归属感更强。他们有时也会吐槽,但更愿意在社区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区服务不停延展
走进205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馆,一股浓郁的中草药味扑鼻而来。诊室外,来看中医的群众已经排起了长队,他们有的是社区居民,有的则是其他地方慕名而来,诊室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孙连庆正望闻问切,开方抓药。
作为西安最大的社区卫生服务站,205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馆就有三个诊室,总计1000多平方米。除了有三个大医院的15个专家长期坐诊,社区卫生服务站也有自己的名医,董建党的诊室里挂满了锦旗。
205所社区,社区科普大学老师(右一)为居民讲授手机视频剪辑课程 新华社/供图
有这样专业的医生在家门口,王桂兰的子女们放心多了。王桂兰今年80多岁,小毛病不断,不是头疼脑热,就是肠胃不好,需要长久用药,她经常来董建党这把脉开药。
205所社区卫生服务站除了义诊,还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于老年人来说,能够方便看病拿药这已经足够幸福。
每到傍晚,老人们在院子里散步、打太极、聊天,享受悠闲的退休时光。虽然是老年社区,可处处充满生气。
张娇燕已经在社区工作了15年,小区里的老人情况她了如指掌。“我们会对老年人分类,有红、黄、绿三个等级,让每位老人都能享受到有针对性的服务。”张娇燕介绍。
服务要想好,光有社区工作人员完全不够,所以205所引进第三方智慧养老组织。孙建侠作为205所站点总负责人,常驻在社区。义诊、助浴、配餐、理发、老年大学课程……老人有日常需求,足不出户便能享受服务。
服务多样,但是钱谁来出,又是一个问题。“若某项服务需求强,覆盖人数多,我们就会利用财政经费来购买这项服务,比如装门磁。”张娇燕说,对于社区里独居或者身体不好的老人,一旦列入红色等级,社区便会联合养老组织上门装门磁,若老年人在一定时间内,家门没有开关,便会有短信发送到社区和养老组织的工作人员手机上。像这样被列为红色等级的老年人,社区有17人。
老人的等级划分虽然有标准可循,但是对于特殊情况,社区会额外申请。87岁的闫公法有两个儿子,一个去世了,另一个失能,按照“儿女六个月不在西安工作生活”的标准,闫公法不能装门磁,但考虑到老人情况特殊,社区立刻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为他装上了门磁。
社区居民需求多样,但只要能发现、能重视,这些问题就能串成线,而社区作为链接中的重要一环,细致和创新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