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3年 / 第24期 / 正文

毛泽东的“胸怀天下”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4-01-05 14:58 作者:梁星亮 王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不仅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敬仰,而且赢得了世界上一切向往进步的人们敬佩”;“他的思想博大深邃,胸怀坦荡宽广,文韬武略兼备、领导艺术高超,心系人民群众,终生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毛泽东之所以能得到亿万人民的敬仰和爱戴,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有着能够容纳整个“天下”的胸怀。毛泽东的一生都在不断追寻和完善自身的“天下胸怀”,并将“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陶染至全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注入了巨大勇气、丰富智慧和强大动力。

1939年,陕西延安,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成立三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  视觉中国/供图

出乡关,识“天下”,以挽救时危

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与“天下”含义基本重合。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观”,通过读书求学认识“天下”。首先,毛泽东体会到天下之“殇”。毛泽东自幼接受儒家传统文化教育,熟读历史典籍。17岁时,毛泽东读了关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后,深深地为国家前途命运而忧虑,坚定了救国志向。其次,毛泽东感知到天下之“大”。为全面认识“天下”,毛泽东从省立第一中学退学后制定了庞大的自修计划,阅读了大量中外书籍,系统接受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启蒙教育。此时,毛泽东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了解到世界之大与中国之小。第三,毛泽东领悟到天下之“道”。成为师范生后,毛泽东励志苦学,思考“为人之学”“为国人之学”和“为世界人之学”的区别,“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1918年8月,毛泽东来北京见到陈独秀和李大钊,通过《新青年》了解到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此阶段,虽然毛泽东的“天下观”未跳出传统文化范畴,但走出乡关,踏入北京的经历和接触到的新思想为他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大门,确立了“中西结合”的思维方式。此时毛泽东心中已自觉以“天下大同为鹄”,并拥有了萌芽的“人民立场”,这为他将来胸怀“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统一和团结。

图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在七大主席台上。  新华社/供图

经洗礼,知“天下”,以改造社会

五四运动的爆发震动了整个“天下”,引发了一众知识分子思想上的激荡和变动。毛泽东认识到读“无字之书”远胜于读“有字之书”,勇于实践才是了解“天下”和改造社会最有效的途径。一方面,毛泽东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和理论研究工作,先是成为湖南学生联合会的领导者,接着创办《湘江评论》、文化书社和湖南俄罗斯研究会,发表了《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立志“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研究实事和真理”。另一方面,毛泽东积极尝试“理想社会”构建实验,发起“新村”试验,又领导“驱张运动”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在《大公报》发表数十篇文章号召建立“湖南共和国”以实现自治。虽然种种尝试均以失败告终,但让他意识到政治改良绝无希望,并为他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提供了契机,使他对“中国”与“天下”关系的认识也发生了质变。1921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学会提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问题,他指出,“中国的问题本来就是世界的问题,然从事中国改造不着眼及于世界改造,则改造必为狭义,必妨碍世界”。在此阶段,毛泽东的“天下”已与世界相连,开始向历史唯物主义方向转变,认识到中国革命是世界潮流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才是唯一能够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武器。虽然大革命宣告失败,但经过社会实践和农民运动的磨砺,毛泽东深刻体悟到,“民众联合”和农民阶级是赢得“天下”的关键。

遇起伏,赢“天下”,求民族解放

虽然中国革命先后遇到许多波折和起伏,中华民族一度陷入亡国灭种的绝境,但参透“天下”的毛泽东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首先,毛泽东找到了赢“天下”的道路。大革命失败让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枪杆子的重要性,毛泽东起义“上山”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持久战”的观点,创建了一整套独特的战略战术,倡导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使之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毛泽东提出了赢“天下”的理论。延安时期,毛泽东在相对稳定安定的环境下,阅读了大量理论书籍,构建起“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的重要论断,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和未来走向,新“天下”的宏伟蓝图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最后,中国共产党获得了赢“天下”的法宝。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正确地理解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的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赢得“天下”,得益于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得益于“古今中外法”,即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古今中外”实质就是“天下”思想时空概念的统一,就是“两个结合”思想的真谛。在此阶段,毛泽东彻底将“天下”与“世界”等同,彻底将中国革命事业置于世界革命事业之中。毛泽东在完善自身“天下观”的过程中,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大思想武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建新国,谋“天下”,筑国家之基

新中国改变了“天下”格局,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深知,参与“天下”事务必须以政权巩固为前提,而实现安定繁荣首先要“天下”和平稳定。一方面,毛泽东认为,国内的“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按照毛泽东制定的战略方针,迅速完成了中南、西南和西藏的解放。在毛泽东领导下,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扩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建立,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得以制定。同时,毛泽东又领导全国人民恢复了国民经济,实行了土地改革,改善了人民生活,制定了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石。另一方面,毛泽东认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为打破帝国主义封锁,毛泽东于1949年12月第一次访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巩固了中苏关系。为应对美国对中朝两国内政的干涉和实施的军事措施,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完成了“保卫中国、支援朝鲜”的历史使命。同时,毛泽东提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的方针,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同周边国家建立了睦邻友好关系,与西方大国和解并恢复了贸易往来。在此阶段,毛泽东的“天下”胸怀超越了国家、民族和地域,实现了谋划大“天下”和治理小“天下”的统一。毛泽东通过谋划“天下”,为新中国创造了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筑牢了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提升了中国在“天下”的地位和影响力。

迎变局,分“天下”,调外交方略

晚年的毛泽东依旧对国家安全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和警惕,对变幻莫测的国际时局有着精准的预判和把握,对国际伦理和话语权构建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和警觉。在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化的时代背景下,毛泽东提出三分“天下”的理论。毛泽东指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三分“天下”,表面上看是反对霸权主义,批判传统国际秩序,扩大统一战线,但实质上是追求话语权的重构,旨在寻求解决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的对策方案,从而化解国际争端,维持世界和平。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与第一世界的美国恢复邦交正常化,同欧洲等众多第二世界国家建交,同56个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建交并积极进行援助。此阶段,毛泽东“天下观”趋于成熟完备,并积极对“天下”施以影响,尝试构建新的“天下”秩序。毛泽东基于现实国家力量的对比,跳出了传统划分敌我和“天下”的思维模式,实现了外交方略的成功转变,打开了大国外交格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为世界新秩序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在不同历史时期,毛泽东的“天下观”既随着“天下”局势不断发展变化、逐步成熟和完善,更实现了对传统的超越、与世界的连通和对旧秩序的挑战。毛泽东“胸怀天下”的形成历程和伟大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不是简单的国际视野,而是中华民族追求“天下大同”美好情怀和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解放”终极价值理念的完美统一,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者和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双重身份所独有的,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理念和成果却可以为全世界和全人类所共享。“胸怀天下”不是每个政党和领袖天生就有的气度,不是某个人轻而易举就能够获得的,更不是身份、地位或阶层赋予的,“胸怀天下”必然经过革命淬炼而成,但它却是每个中国共产党人毕生追求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必须具备的品质和掌握的本领。可以说,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是独特性和包容性,稀缺性和普适性的统一。纵观整个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只有中国共产党真正构建起了现实与未来相统一、人民与政党相统一、国家与世界相统一的“天下观”。历经百余年峥嵘岁月,“胸怀天下”成为中国共产党弥足珍贵的精神品格和宝贵经验,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